深陷「感情的泥沼」無法自拔?張德芬揭愛情「3大陷阱」你也中了嗎

首席身心靈作家張德芬,曾擔任台視新聞主播、記者,並於知名企業擔任亞太地區行銷經理;她也是經歷過熱戀結婚、背叛分手的戀愛實踐家,並於《關係不是愛情,而是修行》一書中,分享自己多年來摸爬滾打的觀察和實戰經驗,帶領讀者全面解析親密關係,成為自己心目中想要成為的人。以下為原書摘文:



親密關係裡的陷阱是什麼?

在開始一段親密關係之前,如果你沒有做好準備就冒然投入,往往會陷入痛苦麻煩的泥沼,糾纏不已。因此,首先,我們需要瞭解親密關係中存在的3大陷阱以及它們背後的驅動力。盡量作好充分的心理準備,才能避免在猝不及防的情況下就深陷其中,落得痛苦不堪又無法自拔的境地。

若能作好充分的準備,你可以藉由親密關係,走上美好的人生歷程,甚至遇見靈魂深處那個未知又美好的自己。



第1個陷阱:愛上和父母相似的人

初次邂逅時,就發現你所傾心之人和你的父母十分相似。此時,你要有所警惕,並深入思考他之所以會出現在你生命中的意義。因為和父母相似的愛人,註定會帶給你很多生命必修的功課。

我曾做過這樣一個練習——把我父母的優缺點和當時愛人的優缺點分別寫下來,結果發現我所羅列的內容幾乎一模一樣。如你所想,那位愛人確實也帶給我此生要修的最艱難的功課。在那段關係裡,我對他非常執著,固執地期望他能把父母從小沒有給予我的關心、愛護、體貼、理解、看見等所有的東西都補償予我。

其實,我們小時候在父母身上未獲得的東西,包括各種未被滿足的需求、關注、認可和愛,經年累月,對這些的渴望都會深埋在我們的潛意識裡。待長大成人後,當我們遇見和父母有相似特質的人時,就會不由自主地被他吸引,因為他身上恰好散發著一種無與倫比的熟悉感。於是,在潛意識的驅使下,我們便會心生錯覺——認為千載難逢的機會終於來了!

「小時候,我沒有能力把父母改造成理想中的樣子,現在我長大了,得償所願找到一個和父母相似的愛人,所以我要去改造他,讓他蛻變成為我理想中父母的模樣,從而滿足和彌補我這一生的期盼和遺憾。」這種設想固然美好,可是我要嚴厲地說,這是親密關係中一個非常致命的錯誤,極有可能帶你墜入深不見底的陷阱。

每當你如此渴望愛人成為你理想父母的模樣時,你就會耗費很多心力去「改造」他。你也許會把全部精力傾注在他身上,留意他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試圖滿足他的所有需求,以求換來他相應的情感回報,並且心中還會時刻檢驗他是否達到了你設定的期待值。

在兩性相處中,你會總忍不住去糾正他、指正他,形成一種強迫對方完全屈從於自己的「低氣壓」,令他毫無喘息之機。我可以很負責地講,一個人絕無可能達成對另一個人的全面改造。以愛情為武器去改變對方而不接受他原本的樣子,對那個人而言也極不公平。不僅如此,這樣的關係模式肯定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爆發出各種問題。

一方面,對方會覺得你一直在試圖操控他,不僅不接受他原本的模樣,還一直想把他改造成他所不是,也不願意成為的人。可想而知,他的心理感受一定異常糟糕。

另一方面,在所謂的「改造」過程中,你自己也會時常感到氣餒和失望。因為每當他展現出你不想看見的行為方式、拒絕變成你期望中的樣子時,你都會無比挫敗和無助。每一次他拒絕因你的要求而做出改變時,你都會感受到深深的刺痛和失望。

那麼,接踵而來的會是什麼呢?就是雙方爭執的爆發。為了避開正面衝突,雙方會陷入冷戰,或是乾脆選擇逃避。也許因為某個契機,雙方會和好如初。可是,充斥著控制與反控制糾葛的親密關係模式怎麼可能美好呢?



第2個陷阱:為了戀愛而戀愛

很多人出於空虛、寂寞的原因會非常渴望談戀愛,殊不知「非常想談戀愛」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陷阱,會讓你困在愛情的迷霧之中無法脫身。當你盲目追尋愛的感覺,為了愛而去愛,這會導致你在沒有真的看清楚這個人是否適合你、能否和你展開一段互相滋養的關係前,就貿然投入感情。

在親密關係中,認識不清就魯莽向前,結局只會是失望和心碎。愛情會讓人盲目,現實會讓人警醒。生活必定狀況百出,不要等到一起面對時,才發現彼此截然不同,而深陷其中才知彼此並不適合的悔恨,會令你掉入巨大的失望和挫敗的情緒漩渦之中。

我們從小接觸的文學和影視作品往往會把愛情這件事情過度美化,這一定程度上也導致我們在親密關係中盲目樂觀。長期的薰陶之下,很多人無意識中會被植入一個信念——無論你遇到什麼事情,歷經怎樣的磨難,只要遇到一個對的人、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一切問題都能迎刃而解,甚至還能因此治癒此生所有的創傷。不僅如此,自此還會過上只有快樂幸福、沒有憂慮悲傷的人生。

這樣的美化或誤導會令大家對愛情、對親密關係抱有過高的期望,由此展開的戀愛歷程也註定是坎坷而虐心的。當戀愛的感覺來臨,你會奮不顧身地投入,恨不得每天都和愛人如膠似漆,陷入暈輪效應當中不可自拔。你甚至會覺得,這段愛情真的可以改變你的人生,讓自己一輩子幸福下去。

然而,一旦熱烈的愛戀慢慢褪去,對方的缺點和彼此需求的不匹配就會暴露無遺,你會因為巨大的心理落差而陷入痛苦的深淵,對自己發出靈魂的提問:為何這段感情會變得跟我想像中的神奇愛情如此不同?對方是不是根本就不愛我?

你會開始懷疑愛情、懷疑對方的真心,親密關係之中本就存在的問題也會隨之浮出水面。可是,你是否想過,我們皆是凡人,為何戀愛時會把對方看得完美無缺,甚至當成完美父母,當成可以敬仰的「神」,並希望他可以滿足我們一切的願望呢?這本就是絕無可能的事情啊!

所以,醒醒吧!戀愛只是親密關係的開端,人生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一段美好而持久的關係,終歸要從熱戀期的絢爛歸於內省期的平淡。允許對方去做真實的自己,彼此坦誠溝通、互相謙讓,甚至做出妥協犧牲,才能成就美好而持久的親密關係。



第3個陷阱:看似美好的「一見鍾情」

一見鍾情的確是件非常美妙的事情,四目相對時,眼裡只有彼此,直至天雷勾動地火。可是激情過後,這樣的情感一定會迎來美好的結局嗎?這個問題沒有一個絕對的答案。

在親密關係中涉世未深時,我也曾經有過一見鍾情的經歷。當熱情慢慢褪去之時,我才發現原先深愛之人竟然是來「討債」的。也許,你一見鍾情之人和你之間可能存在一些尚且不知,甚至發生在更早之前的「能量糾纏」。

有時候我不禁想,當你看到一個人,當下就讓你有一種特別熟悉的感覺,產生莫名強烈的好感,並不由自主地被他吸引,這樣的相遇很有可能就是「還債」的開始。

所謂的「還債」,其實是指平衡一段以往沒能平衡的「能量關係」。當你遇到這樣「討債」式的索取關係,建議你多加考慮、多方驗證,而不是輕易就和他開啟親密關係。否則,和他在一起後,你可能會捲入一個巨大的「能量漩渦」,過不下去又逃不出來。

如此一來,人生往後,你會變得非常被動,總是在付出和讓步,以此試圖索取他本就不多的愛。很多人經常笑談:「有的女人一談戀愛,智商就大大地降低。」所謂的戀愛腦,大抵就是由一見鍾情一發不可收拾後引發的結果。

(本文摘自/關係不是愛情,而是修行/皇冠文化/首圖來源:張德芬臉書粉絲頁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看更多優活健康網相關報導
夫妻都排行老大,會有什麼樣的婚姻?教你「2招」愛情走得甜蜜長久
為什麼茫茫人海中,只對「他」有感覺?心理導師「2關鍵」解剖愛情


本文授權轉載自《優活健康網》,原文為深陷「感情的泥沼」無法自拔?張德芬揭愛情「3大陷阱」你也中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