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掃墓.寒食潤餅 是民俗也是節氣

清明時節,因太陽直射位置逐漸北移,北半球天氣逐漸暖和,此時普遍為祭祖之時,由於清明節與寒食節日期相近,逐漸衍生出清明吃潤餅。而在南部六堆客庄,則有獨特的聯庄掃墓傳統,在門窗前插艾草或製作艾粄,象徵除穢保平安。

清明南風夏水多,清明北風夏水少。

高雄氣象站主任 陳文信:「太陽直射的位置,逐漸進入我們北半球,南方的氣團已經有比較強了,南風一來就會帶來更多的水氣,那如果北方的冷空氣還是比較強一點,吹著這個北風,代表這個季節的轉換不是很順,夏天的雨水就會比較少一點。」

唐代詩人杜牧以清明即景,寫下經典七言絕句。

花慈中醫師 劉俊賢:「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天氣是比較潮溼的,會影響到我們脾胃,忽冷忽熱,身體就容易受到風寒,我們的衣物,就要隨著天氣的變化,去做一個調整。」

輔英科大博雅教育老師 莊世杰:「清明是24個節氣裡面,唯一民俗跟氣象合起來的節,在清明這天,大家都會去祭祖跟掃墓,拜我們過世的先人,代表對他們的懷念。」

緬懷先人在客家庄裡,為延續客家精神,仍保有聯庄掃墓祭祖。

屏東客家文史工作者 劉孝明:「六堆這個地方,早期是各個地方是(各自)決定什麼時候掃墓,但近幾年來演變成一種所謂的聯庄掃墓,同一個時間掃墓的話,其實就以請假來說,其實會比較方便。」

客家料理店老闆 鄭鈺美:「因為人家掃墓嘛,他們要用那個艾草粄下去祭祖。清明前後吃艾粄,一年四季健康平安。」

屏科大研究總中心研究員 古佳峻:「艾草在民俗功能,就有一個除穢止煞的那個作用,所以他們會綁在門聯上,基本在清明、端午,都會有這樣子的習俗在。」

佳冬高農國文老師 王儷容:「介之推堅持要隱居,不肯下山,晉文公他就放火燒山,卻沒想到燒死了忠臣介之推,(晉文公)悔恨不已啊,下令當天叫做寒食節,禁止點火炊煮,(寒食節)跟清明節呢,相差只一天,為了方便起見,吃冷食或寒食的習俗呢,就這麼延續下來了。」

潤餅店老闆娘 吳珠碧:「我們南部的口味,就是比較喜歡吃甜,過年前到清明節後,這一段時間,生意都會很好。」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鋒面接近天氣不穩 留意雷陣雨氣溫變化
睡眠呼吸中止症 易誘發腦中風.高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