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流傳至今!雲林六房媽「正駕香爐」修復 循古禮復爐儀式

記者廖宜德/雲林報導

將在5月18日上午6時起駕的「雲林六房媽過爐」,因為沒有固定廟宇,由30多個聚落輪值奉祀,「過爐儀式」也被文化部登錄為國家無形文化資產,從清朝流傳至今的「正駕香爐」因年久使用損壞,六房媽會啟動修復工程,邀來北港錫工藝記憶保存者蔡明堂協助修復,歷時半年完成。

(圖/翻攝自愛迪爾影視YT)
(圖/翻攝自愛迪爾影視YT)

法師:「天上聖母復爐。」

「復爐儀式」啟動,法師對萬年香火的香爐安寶,過程謹慎莊嚴,最後再由信眾接力添入煙灰,這是雲林六房媽年度過爐儀式前的「復爐」任務,之所以復爐,是因為「正駕香爐」碰撞毀損。

六房媽會常務理事陳盈豪:「當時喔我們在搬運的過程當中,我們這個部分,耳朵的部分它有稍微撞擊到,那因為這是一個錫製的爐,錫爐,所以說在碰撞的時候它旁邊有出現裂縫,以及它的底下出現裂縫。」

六房媽的「正駕爐」,爐耳、爐座都出現毀損痕跡,這一個產製年代不可考的錫爐,要修復並且不能改變原貌極具難度,六房媽會邀來人稱「阿堂師」的北港錫工藝技藝保存者蔡明堂,接下修復香爐的任務。

六房媽會理事長徐萬成:「爐主發現這個問題之後,經過我們六房媽會處理,已經請我們的北港的師傅,老師傅已經修復好了。」

沒有固定廟宇的雲林六房媽由30多個村莊接力奉祀,年度過爐儀式將在5月18日上午登場,在此之前得先完成修爐任務。

民眾:「當然是會捨不得啦,但是(奉祀)這是照輪的。」

修爐任務歷時半年,完成修復後,在紅壇遵循古禮,進行復爐儀式,這一個歷年都由輪值爐主供奉在紅壇的正駕香爐,復爐啟用之際也代表年度過爐盛況,開始倒數計時。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蝦皮北區物流配合廠商負責人捲款逃 整倉庫待送貨物沒人理
私校校外教學疑食物中毒!140位師生上吐下瀉 疑農會「中式餐盒」釀禍
影/8萬株金針花大爆發!花海慘遭踐踏折斷 園主怒了:遊客自律
獨家/萬華美食飄香60年!老店曝「魷魚羹」的起源 好吃關鍵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