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衛所啟用 擴大醫療服務

台中市清水區衛生所興建於民國七十二年,建物歷經多年使用,檢測建物氯離子過高,結構安全鑑定耐震能力不足,經台中市政府衛生局爭取中央經費補助及自籌預算拆除重建,昨(十)日揭牌啟用,市長盧秀燕表示,新的衛生所可擴大醫療服務、照顧更多市民朋友的健康。

盧秀燕市長說,原來的清水區衛生所被鑑定為海砂屋,30多年來地方擔心會有危險,殷殷期盼改建;她上任後,下定決心一定要拆除重建,經衛生局爭取衛生福利部補助3,400萬元,加上市府編列1,718萬元經費,總計5,118萬元經費進行拆除重建工程,2年前開工,施工期間遇到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市府衛生局與衛生所同仁一邊努力防疫,一邊推動衛生所改建工程,非常辛苦,嶄新的衛生所終於在今日揭牌啟用。

盧秀燕也感謝在地仕紳及企業贊助清水區衛生所內冷氣、電腦、辦公桌椅等軟體設施,在各界幫助之下,今日才能順利開張營運。

國民健康署長吳昭軍肯定表示,清水區有新的衛生所落成啟用,這棟嶄新的建物非常漂亮,代表盧市長帶領的團隊對建築美學的重視;他強調,因為地方有需求,因此中央協助地方共同努力,期盼未來對台中海線居民提供更好的醫療保健服務,讓民眾的平均餘命越來越長。

衛生局長曾梓展說明,重建後的衛生所總面積較原面積增加58%,規劃1、2樓為檢查室、診療室、注射室、兒童發展測驗室、社區營養推廣分中心,同時將海線7區(清水、沙鹿、梧棲、龍井、大甲、大安及外埔區)的照顧管理人力整併,於4樓設立獨立的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清水分站,提供民眾更多元的在地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