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碳與保育,竟在對立面!美國推廣電動車遇兩難:鋰礦開採危及特有種,做還是不做?

近年石油資源與空氣汙染告急,電動汽車市場擴大,吸引廠商投入生產研發。為了供應電動車電池製造,廠商需要大量的硼和鋰資源,目前美國唯一開採鋰礦的地點是內華達州,而鋰礦礦場的建設會讓當地特有種植物「蒂姆蕎麥」瀕臨滅絕。環保科技與物種保育,兩項刻不容緩的計畫能找到共存之道嗎?

蒂姆蕎麥(Tiehm's buckwheat,Eriogonum tiehmii)是現有255個蕎麥品種之一,1983年首次被人類摘採,1985年由植物學家正式命名。蒂姆蕎麥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整株高度約30公分,會開黃色的花,僅生長在內華達州(Nevada)西南部銀峰山脈(Silver Peak Range)約10英畝(約7.5個美式足球場)的野地。

儘管蒂姆蕎麥正式登場文獻資料不久,相關研究也尚未完善,美國自然保育協會(The Natural Conservancy)便已經將其列為「極危」物種(critically imperiled)。學者專家指出,蒂姆蕎麥的強韌令人驚嘆,它能生長在其他物種難以存活的貧瘠土地,對於保存生物多樣性十分重要。但蒂姆蕎麥的強韌,也是它瀕危的原因,因為它生長的土地底下,埋藏豐富的硼(boron)和鋰(lithium)資源。

世界各國都如火如荼地開採鋰礦,而美國只有內華達一處鋰礦,澳洲鋰硼礦商「Ioneer」已經宣布,該公司下一個開採計畫將於今年內啟動,礦場預定地就在內華達、蒂姆蕎麥生長的地區。這裡有1.465億公噸的鋰和硼資源,Ioneer的開採計畫估計價值12.65億美元(約新台幣357億元)。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專文分析,蒂姆蕎麥的危機,展示現代發展友善環境的「綠能科技」時遭遇的困境與權衡。除了利益,廠商公司也著眼環境友善,試圖開採新的資源取代石化燃料,減少空氣汙染,但新的開發計畫,反而危及特有種,極有可能造成物種消失。

鋰金屬需求量大增 新鋰礦礦場恐危及特有種

2020年的電動汽車熱潮大大助長了鋰金屬的需求,加州(California)和華盛頓(Washington)接連通過禁售燃油車法案,年限分別為2035年和2030年,電動汽車龍頭特斯拉(Tesla)也成為全世界市值最高的車廠。

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GM)和福斯汽車(Volkswagen,VW)等廠商紛紛往電動車產線挹注億元資金,電動車也是現任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基礎建設計畫的重要一環,為此投注1740億美元(約4.9兆新台幣)。

電動車特斯拉。(美聯社)
電動車特斯拉。(美聯社)

電動車特斯拉。(美聯社)

由此看來,未來交通運輸勢必離不開電動車,而電動車離不開大量的鋰金屬,它是電動車電池的關鍵成分。根據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估算,若要達成《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的目標,要開採的鋰金屬數量,必須是2020年開採量的42倍,而現有的開採計畫,只能在2030年以前跟上愈發增長的鋰金屬需求。

目前美國只有內華達一處鋰礦。位於紐約的鋰資源顧問公司「RK Equity」指出,截至2030年,美國需要50萬公噸碳酸鋰當量(lithium carbonate equivalent),而2020年全球的碳酸鋰當量交易量為32.5萬公噸。

由於內華達生長地即將建設鋰礦礦場,蒂姆蕎麥(Tiehm's buckwheat)面臨滅絕危機。(Jim Morefield@Wikipedia / CC BY-SA 2.0)
由於內華達生長地即將建設鋰礦礦場,蒂姆蕎麥(Tiehm's buckwheat)面臨滅絕危機。(Jim Morefield@Wikipedia / CC BY-SA 2.0)

由於內華達生長地即將建設鋰礦礦場,蒂姆蕎麥(Tiehm's buckwheat)面臨滅絕危機。(Jim Morefield@Wikipedia / CC BY-SA 2.0)

內華達州有80種蕎麥,其中11種是該州特有。專家表示,蒂姆蕎麥僅此一家,無法在世界其他地方生長,而開設礦場很可能會讓蒂姆蕎麥滅絕。為了保存蒂姆蕎麥,生物多樣性中心(Center for Biological Diversity)已向聯邦政府要求將其列為瀕危物種。

根據4月21日內華達州地方法院判決,美國魚類暨野生動物管理局(US Fish & Wildlife Service)必須要在一個月內,決定是否將蒂姆喬麥納入瀕危物種名單。生物多樣性中心的內華達州主任多納利(Patrick Donnelly)說,他的團隊多年來都為了蒂姆蕎麥而在法庭上奮鬥。他認為社會大眾必須重新思考鋰礦礦場的適當位置,以及生物多樣性的價值。

減碳與自然 能源與保育

人類認識蒂姆蕎麥的時日尚算短淺。正因如此,我們還不明白若是蒂姆蕎麥消失了,會產生什麼影響。內華達自然遺產部門(Nevada Division of Natural Heritage)首席植物學家莫菲爾德(Jim Morefield)指出,蒂姆蕎麥能夠在少有植物存活的土壤中茁長,透過研究該物種,人類或許可以在農業育種方面取得進展。

Ioneer董事長卡拉威(James Calaway)說,他的團隊會將礦場預定地的部分植物移植到附近區域,也會搭建圍欄,避免這些植物被囓齒動物啃食。Ioneer發言人指出,預定地生長植物的30%會受到工程影響,而65%會被移植。但莫菲爾德表示,移植特定地域生長的植物,在過往並沒有出現成功案例。而且礦場建設會讓80%蒂姆蕎麥離開原生長地,這對物種生存來說,絕不是個好數字。

又一次,科技發展與自然出現衝突,這回,電動車也是永續環境的重要拼圖。減緩全球暖化當然刻不容緩,礦業公司也試圖尋求發展與保育兩全的方法,但或許需要重新考慮「短期」與「長期」的議題。

紐約大學(NYU)環境研究和哲學教授賈米森(Dale Jamieson)拿1920年代美國發展核能與鈾礦(uranium)舉例,當時人人都覺得核能是未來,而現在國家需要處理輻射廢棄物與其對健康的負面影響。賈米森說:「鋰現在看起來很好,但十年後又會如何呢?而我們知道,絕種是永遠的。」

更多風傳媒報導
相關報導》 世界地球日》保護範圍大過南美洲!藍色自然聯盟計畫5年全面保護5%海洋
相關報導》 河川汙染釀危機》一年內16種魚類滅絕!最新報告:全球淡水魚數量「自由落體式」驟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