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碳、永續成投資顯學 綠能基金 3個月績效逾1成

綠能大商機來臨,總統賴清德520就職演說中揭露將推動第二次能源轉型,發展多元綠能、智慧電網,強化電力系統的韌性,投信業者觀察,其實不止台灣,全球政府都在推動新能源發展,引導資金流入,觀察近三個月及今年以來全球型股票基金投報率名列前茅者,清一色為電動車、氣候變遷、綠能基金,近三個月漲幅都逾10%。

安聯全球綠能趨勢基金經理人洪華珍表示,今年投資可聚焦在能源轉型政策及電力需求成長,例如AI、資料中心、產業電氣、電動車、節能建築、氫能逐步取代燃煤等方向。其中新能源、電力基礎建設都是重點,尤其是電力基礎建設是推行smart energy的基礎。

能源轉型政策、電網汰舊換新、科技創新(AI及資料中心)、終端應用電氣化等結構性趨勢與需求,也帶動全球電力需求及電網現代化投資新週期。美國及歐盟國家長期電力成長多呈現零到負增長趨勢,在新一波電力需求及電網投資周期帶動下,整體發電量至2030年預估年複合成長率將大幅攀升達3%~4%。

施羅德能源主題基金經理人Alex Monk指出,今年政策面是相當獨特的一年,超過2/3的全球GDP所在國將舉行選舉,且疫後時期看到永續能源運用獲大部分政策支持,將強烈激勵各界嘗試實現長期減碳目標。

富邦未來車ETF經理人王素珍認為,今年電動車成長力道有衰退,主流車市移轉到Toyota為首的油電混合車款,但仍然會因傳統車廠及AI類股業績成長而受惠。

富蘭克林坦伯頓氣候變遷基金看好全球各行各業的減碳贏家,著眼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已於2023年10月試行、2026年將正式實施,金管會並訂定上市櫃公司溫室氣體盤查資訊揭露時程,環境部研擬2025年開徵碳費,迎接「排碳有價可循」的時代,已經做好減碳及轉型準備的企業將脫穎而出。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中鋼明年元月、Q1內銷開平低盤
泓德能源衝刺綠電 明年看旺
金管會明年金檢 聚焦三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