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緩顳顎關節障礙 物理治療協助復位

顳顎關節症候群,也就是下巴的關節痛,如果您長期緊張愛操煩,睡眠品質差,工作壓大力,偶爾會有牙齒緊咬的情形,不時出現,嘴巴一張開就有疼痛感,吃東西時無法大口吃,大概就符合這種疾病了。建議您除了到牙科求診之外,也可以掛復健科,做物理治療,透過放鬆練習,才能有效改善問題。

「顳顎關節就是在外耳道,我們外耳道前面這個地方,在做嘴巴開合的時候,這時候會有一個,很明顯(關節)往前跑 。」

小小的顳顎關節,開合次數難以計算,說話吃飯都得依賴它。

民眾簡小姐:「我的經驗是,在吃東西的時候,這邊咀嚼完(換)這邊,不會說固定哪一邊,就是兩邊都會輪流。」

民眾張女士:「(嘴)這麼開,人家說的,牙槽就會不舒服,落下巴的感覺。」

引發顳顎關節症候群的原因,像是長時間咀嚼偏硬的芭樂、豆乾,或是有韌性的口香糖,總是習慣使用單側牙齒進食,此外情緒也有關聯,平時容易焦慮緊張,肌肉會特別緊繃,最後是頭頸部長期姿勢不良,也可能造成顳顎關節障礙,症狀包括張口動作受限,張口閉口都會出現聲響,或是產生疼痛感。

大林慈濟醫院物理治療師鄭翔瑋:「闔起來,再張開,再闔起來,我稍微推一下,這是屬於比較偏左右,左右移動(復位)。」

先排除牙齒或關節結構異常等因素,釐清病因,對症緩解。

大林慈濟醫院物理治療師鄭翔瑋:「把顳顎關節,做往下拉,跟往前抽的動作,這時候會去把一個關節,如果說它有彈跳出來,這時候比較大的一個牽引力,可以讓它去做一個跳回去這樣子。」

物理治療師,徒手治療3到5次,就能感受到顳顎關節不再卡卡的,日常保養,可以熱敷降低疼痛,適度按摩也有幫助。「(感覺)痠痠的,這是咀嚼肌的一個地方,一般來講就是民眾也可以,在家裡自己去做簡易的放鬆,右邊、左手放上去,45度拉(伸展)後側我們的斜方肌。」或者是舌頭頂上顎,手指下壓下巴,看似輕巧,卻能有效訓練肌群,也能幫助顳顎關節,活動順暢。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腫脹罕疾"河豚病" 健保補助長效預防針劑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全球50%紅樹林瀕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