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藥」不在只治療肥胖!《日經》:最新臨床測試結果對心臟衰竭、腎臟病有療效,有望成「萬用藥」

 

「減肥針」、「瘦瘦筆」從糖尿病用藥變成當今最受歡迎的減肥藥。《日經新聞》報導,用於治療肥胖症的藥物被發現可以對心臟、大腦等全身各種器官的疾病產生作用,這些藥物對心臟衰竭、帕金森病、腎臟病等均有療效,引發人們對其普遍性「萬用藥」的期待。

以下為《日本經濟新聞》全文報導:

 

肥胖症藥物對心臟衰竭及腎臟病有療效 美歐期待成為「萬用藥」

 

近來,用於治療肥胖症的藥物被發現可以對心臟、大腦等全身各種器官的疾病產生作用。一系列臨床試驗(臨床試驗)結果顯示,這些藥物對心臟衰竭、帕金森病、腎臟病等均有療效,引發人們對其普遍性「萬用藥」的期待。

 

這類藥物被稱為「GLP-1受體激動劑」,它們具有類似體內激素的作用。最初於2005年被批准用於2型糖尿病,近年來也被批准作為肥胖症藥物使用。

 

例如,丹麥製藥公司諾和諾德的糖尿病藥物成分「semaglutide」於2021年在美國被批准上市,作為商品名「Wegovy」用於治療肥胖症。美國伊萊利公司的糖尿病藥物「tirzepatide」也於2023年獲批在美國上市,商品名為「Zepabound」,用於治療肥胖症。

 

GLP-1是在食物消化過程中由小腸分泌的一種激素,它可作用於胰腺,刺激胰島素分泌,從而降低血糖。

 

細胞表面存在與GLP-1結合的受體。GLP-1受體激動劑可透過這些受體作用於各種器官。

 

動物實驗發現,這些受體不僅存在於胰腺,也存在於心臟、大腦、腎臟等多種器官的細胞中,GLP-1受體激動劑可作用於這些器官。服用糖尿病患者其他疾病發生風險降低的趨勢也引起了關注,國內外多家大學和製藥企業正在開展大規模臨床試驗以驗證其療效。

 

有關諾和諾德的semaglutide,美國密蘇裡大學堪薩斯城分校等於2024年4月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上發表了一項臨床試驗結果。該試驗針對合併肥胖和糖尿病的心臟衰竭患者。

 

這類心臟衰竭被稱為「舒張型心力衰竭」,約600名患者參與了試驗。心臟有將血液輸送全身的收縮功能,也有從全身迴流血液的舒張功能。

 

舒張型心力衰竭是由於心臟無法充分舒張而導致充血,但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法。這種情況常見於老年人和女性,以及高血壓、肥胖、糖尿病等患者。

 

該試驗中,接受1年semaglutide每週1次給藥的患者,其生活質量指標(如心臟衰竭症狀頻率)較安慰劑組有所改善。此前,即使非糖尿病但合併肥胖的患者,使用這類藥物在舒張型心力衰竭治療中也有效果。

 

如果在更大規模的臨床試驗中證實能降低住院和死亡風險,這類藥物有望作為治療藥物實用化。日本高血壓學會理事長野出孝一(佐賀大學醫學部長)表示,「有望與現有心臟衰竭藥物聯用,提高治療效果」。

 

GLP-1受體激動劑降低血糖和體重的作用被認為對心臟衰竭有益,此外還可能透過其他機制產生作用。如藥物成分可能抑制心臟細胞凋亡,野出還注意到其改善腎功能的可能性。

 

改善腎臟過濾血液形成尿液的功能,可降低血壓從而減輕心臟負擔。而腎功能惡化也會引發全身性的炎症反應和氧化壓力,因此改善腎功能也有望減輕這些不利影響。

 

事實上,已有報告顯示semaglutide可改善腎功能。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等在NEJM發表,對約3500名合併糖尿病和慢性腎臟病的患者進行的臨床試驗結果顯示,腎臟病進展和死亡風險降低了24%。

 

此外,GLP-1受體激動劑還可能對神經系統疾病帕金森病產生療效。

 

總之,這類肥胖症藥物顯示出對心臟、腎臟乃至神經系統疾病的廣泛療效,令人期待其能成為真正的「萬用藥」。

 

帕金森氏病的神經傳遞物質多巴胺神經細胞在大腦內減少,導致手腳顫抖等運動障礙的進行性難治性疾病。目前尚無能夠作用於疾病機制並抑制病情進展的藥物。

 

法國圖盧茲大學醫院等單位於4月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發表了一項涉及約150名早期帕金森氏病患者的臨床試驗結果。該試驗中,患者每日接受法國製藥企業賽諾菲的藥物「利克西塞那肽」注射12個月。

 

12個月後,placebo組患者的運動障礙進一步惡化,而接受藥物治療的患者基本無惡化,疾病進展得到抑制。大阪大學木村康義助教表示,「長期是否能持續抑制病情進展,需要後續大規模試驗」。

 

木村助教等人已於2023年11月啟動了一項以諾和諾德口服藥物semaglutide為研究物件的臨床試驗。該試驗將在大阪大學為中心的全國8個中心進行,預計招募99名受試者。木村助教表示,「口服藥更易使用,我們希望在體型等方面有別於歐美的日本人群中收集有效性和安全性資料」。

 

大腦中存在神經細胞和神經膠質細胞這兩大類細胞,GLP-1受體激動劑似乎可作用於這些細胞。動物實驗研究表明,藥物可能透過抑制神經細胞的炎症,起到保護神經細胞的作用。

 

阿茲海默病的發病機制也類似於帕金森氏病,是異常蛋白質聚積導致神經細胞受損。諾和諾德於2021年啟動了針對阿茲海默病的III期臨床試驗。木村助教指出,「如果是共享相似機制的神經系統疾病,這種藥物可能有較廣泛的適用性」。

 

 

圖片來源:免費圖庫、民視新聞

 

原文網址:「減肥藥」不在只治療肥胖!《日經》:最新臨床測試結果對心臟衰竭、腎臟病有療效,有望成「萬用藥」

掌握時事,鎖定放言

更多放言報導
動畫《吉伊卡哇》從日本席捲全亞洲,療癒可愛的外表下反映現實階級制度
賴清德傳日文版問世!編譯矢板明夫「回憶交流實況」:對中共一黨獨裁政權深感不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