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資若又要增資 顧立雄忍不住喊奇怪

工商時報【彭禎伶╱台北報導】 鴻海今(18)日將減資346.6億元,金管會主委顧立雄17日表示,一般會看上市櫃公司減資目的為何,若減資後還再增資,「就會稍微奇怪一點」,他直言這家公司都一直在作「財務性規劃」,對公司運作健全性加減有一些影響,金管會有必要了解一下。 據了解,證期局今年7、8月時就已關切過鴻海減資的原因,同時要求減資後,一年內若要再辦現金增資,金管會應不會再允許。也就是說,雖然現金增資是採申報生效,但證期局可以要求補件說明正當性、必要性,也可以不同意,先前即有大同現增案被打回票的例子。 金管會表示,鴻海表明減資的理由是因為資本過剩、股東報酬率(ROE)逐年下降,為了提升股東權益,決定減資20%,相當於還股東每股2元,加上今年配發現金股利2元,與過去鴻海一年約發4元多現金股利的水準相當,應該也與課稅有關,以減資退還股東的方式,可少課股利所得稅。 不過,鴻海在減資的同時,卻還有發行公司債的打算,雖鴻海表明這是為了借新還舊,趁利率低點發中長期債券來償還銀行借款,可鎖住利率成本,但這種「精打細算」,一邊減資還股東,一邊又在市場上籌資的操作,讓金管會有微詞。 所以一再強調不評論個股的顧立雄也忍不住要講:「會去理解(鴻海)減資、又增資的正當性」,鴻海進行財務性規畫,減資後可提高股東獲利,但又有一些資金需求,會再作一些發債籌資動作,金管會將了解這些規劃對公司治理健全性的影響。 但顧立雄及證期局都再三強調,市場並沒有掀起「減資潮」,今年股東會都已結束,股東會通過現金減資(要扣除因虧損減資者)的家數有37家,與去年家數相同,只是今年金額比去年多近400億元,就是因鴻海減資近347億元造成,會給市場有減資潮或現金減資大增的「錯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