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管理層現矛盾 特首:港大不屬於任何個人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11日電)被譽為香港最高學府的香港大學,其管理層近年持續出現矛盾,行政長官李家超已介入協調,並強調港大不屬於任何一個人,而是屬於所有港人。

針對港大持續出現校政風波,李家超今天向媒體說,他已分別會見了校長張翔及校務委員會主席王沛詩,從中作出協調及溝通,稍後會聽取教育局匯報,再決定採取那些措施。

李家超說,他已要求校長和校委會主席彼此協調溝通,並告訴他們政府的資助是以大學利益為首要考慮。

他表示,如果港大行政有不當就要改善,重要崗位長期懸空就要填補,程序上不清楚要寫清楚,又指政府對大學撥款每年以港幣百億元計,公帑必須用得其所。

他強調,「香港大學是屬於香港,不是屬於任何一個個人,不是屬於校長個人,亦不屬於校委會任何一人,港大屬於所有香港人。」

香港大學歷史悠久,在本地學界首屈一指;在英國高等教育調查機構Quacquarelli Symonds(QS)最新發布的2025年世界大學排名中,港大由上年第26名上升至17名,是本地唯一進入全球20大的大學。

港大管理層近年持續出現問題,大概兩週前,港大校委會通過最新的副校長人選安排,有5人獲委任為副校長級別,但全屬暫任安排。

張翔其後對此表示不知情,事前未獲諮詢,並不點名地指校委會主席有違程序。

但校委會向港大師生和校友發出電郵,指校長自2018年上任後,數個副校長職位懸缺多年,4月校方達成結論,認同臨時委任副校長有急切性。但5月28日討論副校長懸缺問題時,校長卻有不同意見。

校委會強調,委任暫任副校長是別無選擇,非傳言中的「私人恩怨」。

但張翔對此也提出反駁,暗示校委會在委任暫任副校長事宜上對其作出「壓迫」。

在此事之前,港大去年底也曾出現另一場風波,當時有人以匿名電郵告密,指張翔「管理不當」,部分指控包括未經招標購買汽車、指明聘用的醫學院院長須具備「美國高等院校經驗」,以及不當處理捐款等。

去年10月,港大校委會宣布成立專責小組進行調查。今年4月,校委會宣布,根據調查小組可掌握的證據,不足以確立「吹哨者」電郵中對校長行為不當的指控,事件告一段落。(編輯:張淑伶)113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