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大規模舉債 拿什麼還?

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日前和現任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隔空「罵戰」,主題聚焦於香港政府近年大舉舉債的財政政策,曾認為香港政府近年大舉舉債,儼然已經進入「結構性財赤」的困境,陳其後在電台節目親身成為「反駁隊」,否認財赤問題,反指曾擔任財政司長期間未有大舉花錢,但樓價依然翻兩翻,暗指現屆政府決定是以債興土木,又預期香港會在兩三年內收支平衡。

香港過去五年財政收入均出現赤字,財政儲備連年急跌,樓市一直未見起色連帶影響地價,令政府收入大打折扣,近幾年不乏價格遠低預期的地皮單一投標,甚至政府收回。過去政府長年憑土地資源緊絀的政策,透過供應限制推高地價,令庫房長年「量入為出」,當然亦與過去十數年政府一直奉行「積極不干預」,謹守避免赤字的政策有關;但也依賴香港獨有人口結構,令政府可以「得天獨厚」於地價收入多年而免受財政壓力多年。

香港經濟市場,尤以樓股兩市不復再已經是定局,恆生指數在全球從疫情經濟回復的一片牛市中「一枝獨秀」,屢屢向下探索近十年新低;樓市亦逼得政府推出終極減辣(降低印花稅率)救市。失去大量稅收後的政府近年多番發債,陳茂波指發債目的是為用於推動不同新發展項目,但政府過去亦未曾停下投資基建,分別在於無需為此特別舉債。

舉債投資在一個自由經濟市場中常見,投資有方,預期收入能夠回報,就只是錢變錢概念創造收入。但撇除一個又一個的「大白象」,香港政府眼前的多少「基建投資」長遠而言屬於高回報的發展項目?

陳斷言政府可在短時間內抵銷赤字,但陳早在兩年前的財政預算案曾預計今年可達收支平衡,一再錯算何以讓人信服,未來這筆債如何填洞,是逼在眉睫的問題。再者,市場一直盛傳美國將會進入減息時間表,在加息周期之末段開始大為舉債,要吸引市民「捧場」,未來定將付上更大代價。近年政府發行的債券多為三至五年期,三至五年間政府又有何方「開源」?

即使政府希望透過加稅——最傳統能增加收入的方法——政府近年亦已經向馬會動手加徵博彩稅,也要面對一個最本質的問題,稅從何來。賣地、樓市以外,香港眼前沒有產業能夠為庫房大舉進帳,旅遊數字跌得不可能加徵旅遊稅、人才流失急於求才,亦不可能加徵入息稅,香港政府目前最大的困境,是相比鄰近地區,都無勝人之處可以成為庫房收入的支持,也不見發展出有潛力開源的產業。仿傚中東國家發展體育經濟、盛事經濟,近有美斯、遠有拉力賽,都是辦得一塌糊塗,執行力和配套跟不上時,一切都是空談。

作者》布寒野  前香港網媒編輯,飄洋來台後繼續心繫家園。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23條對香港市民的直接影響
香港23條 21年前惡夢成真
香港《基本法》23條下的細思極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