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頭控管 輔導轉作

中國時報【林和生、林雅惠、呂妍庭、廖志晃、楊樹煌、林宏聰╱綜合報導】 香蕉價格不是大漲、就大跌,高雄市農業局認為,解決「蕉土蕉金」困境,應輔導轉作分散風險,旗山農會總幹事石檻彰建議從源頭種苗管制,部分蕉農被價格起伏嚇怕,也舉雙手贊成;但農糧署直言,民主社會下,農民若執意搶種,公部門一點辦法都沒有。 高市農業局主祕王正一說,要解決產銷失衡,最重要的是透過各種機制,輔導農民轉作更高經濟價值農產品,分散盛產期產銷風險;這幾年鼓勵轉作澄蜜香番茄、黃檸檬等,去年香蕉種植面積,已退至全台第4位,也降低高雄蕉農在這波價跌受影響程度。 嘉義蕉農呂政賢說,前年香蕉創天價,按市場3年一輪的循環,去年就該價格崩盤,沒想到去年颱風多,農民多數都賣到好價錢,又有更多人一頭栽進去。他贊成從種苗場直接控管,不過,實行有難度,尤其民間苗場以利益導向,真要搜集數據可能也不真實。 農糧署南區分署長姚志旺說,不管公部門勸說、提醒,農民執意種植,以現行市場機制,根本無法管。 集集青果合作社理事主席黃榮炫說,就是要控管產銷需求,但往往某種作物漲價,隔年就有人搶種,「農民真的得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