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經長拋海外設園區打團戰想法 學者看好日本成首發

準經濟部長郭智輝日前透露,擬在日本、美國、墨西哥等地設科學園區,用以大帶小的方式,帶動供應鏈廠商赴海外設廠。學者今天(17日)贊同這個想法並指出,台灣堪稱是設立產業園區的鼻祖,有成功經驗,且在國內已經非常普及,赴海外設園區則可以協助中小企業出海打團戰,為中小企業省去前期溝通協調的辛勞,而日本熊本將是最有可能先推動的地點。另一位學者則說,美日合作抗中下,日本積極發展半導體、軍工產業,台灣前往當地設園區,可在這2個領域展開策略聯盟。

新政府520上任在即,準經濟部長郭智輝近期陸續拜訪工商團體,電電公會16日轉述指出,郭智輝15日與公會餐敘時透露,新政府已計畫在台商全球布局的重點區域,如日本及美墨等國設立科學園區,以大廠帶小廠的方式,帶動供應鏈廠商一同前往海外設立據點。

對此,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17日表示,台灣過去有設立加工出口區、科學園區的成功經驗,堪稱園區鼻祖,在當前國內園區普及、其他國家也設有園區的情況下,停留在國內設立園區的想法已經過時,因此,他贊同準經長提出的想法。

孫明德指出,台灣很多企業是中小企業,過去隻身赴海外投資時,容易受到欺負、當地政府不願配合等狀況,最好的方式就是透過台灣政府協助出海打團戰,他認為日本熊本是很適合的第一站。他說:『(原音)郭部長因為他是半導體出身,所以如果在熊本建立一個半導體產業園區,是一個很好的想法,第一個有台積電,第二個台積電相關供應鏈、供應商全在裡面,而且日本跟台灣關係也很好,所以這個時候有可能設立。』

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認為,在美中對抗格局下,日本除了力推半導體製造復興外,美國也允許日本提高軍費上限,因此,台灣若能赴日設科學園區,料將在半導體、軍工產業方面與日本展開策略聯盟。

王健全也分析,東南亞長年與中國貿易來往、關係緊密,堪稱中國後花園,美國不可能將東南亞設為策略夥伴,墨西哥、印度才是美國去中化的長線夥伴之一,而美國、墨西哥,是台灣重要的分工基地及潛在市場,台灣帶著供應鏈赴當地投資,有其益處,不過,由於這些國家與台灣沒有邦交,要去投資也需要美國的居中協調。

不過,孫明德提醒,赴海外設園區仍得考慮政治因素,需先鎖定對台友好國家,且也要留意未來若當地國家政權輪替,挺台力道一旦降低可能衍生的風險。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蔡總統接見加拿大國會訪團 盼挺台入CPTPP
出席520典禮外賓 外交部:51團508位
因應AI時代用電 郭智輝:思考新的負載預測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