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一粟」錯千年? 故宮展蘇軾真跡「浮海」

台北市 / 綜合報導

大家學生時期學的成語「滄海一粟」,比喻事物渺小而微不足道,而教育部也在國語辭典中註明出處是蘇軾的《赤壁賦》。不過故宮最近展出蘇軾親筆手書的《前赤壁賦》,被發現帖中原文寫的是「渺浮海之一粟」,根本不是「滄海一粟」。

專家推敲由於「滄」和「浮」字形相近,加上真跡只有少數人能看到,後人可能抄寫筆誤,才導致錯誤以訛傳訛,誤傳千年。這個流傳千年的錯誤,也留在了教育部的國語辭典裡,實際上網查詢,教育部網站寫的是「滄海一粟」,解釋是大海中的一粒米粟,比喻渺小而微不足道,引用原文內容為「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國高中教材也如出一轍,也讓大家的誤解代代相傳!

原始連結

更多華視新聞報導
耶誕跨年雙北旅宿喊漲 業者:五星飯店訂價連動
台南「全糖水泥車」趴趴走! 網笑:連水泥也含糖
處女膜等301涉性平詞條 教育部辭典審議調整

◤黑五搶便宜◢
Amazon黑五殺很大!免運直送台灣搶購去
Yahoo黑五破盤價 3C家電5折起
2023黑五購物節 折扣攻略一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