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豐台灣40周年全球經濟展望論壇 聚焦台商關注的四大主題

滙豐台灣區總裁暨滙豐(台灣)商業銀行總經理陳志堅(中)與滙豐主管共同慶祝滙豐台灣40週年,聚焦經濟前景、AI趨勢、貿易廊道及企業財務四大關鍵主題。圖/滙豐銀行提供
滙豐台灣區總裁暨滙豐(台灣)商業銀行總經理陳志堅(中)與滙豐主管共同慶祝滙豐台灣40週年,聚焦經濟前景、AI趨勢、貿易廊道及企業財務四大關鍵主題。圖/滙豐銀行提供

為歡慶在台40周年,滙豐銀行於22日舉辦「滙豐台灣40周年—全球經濟展望論壇」,由滙豐專家分享全球及亞洲地區經濟前景、人工智慧(AI)趨勢、台灣與東協、中東地區的貿易廊道機會,以及企業財務策略等四大關鍵主題,現場吸引逾100位企業代表參與,一同探討台灣企業如何在瞬息萬變的經濟浪潮中,持續發展並掌握機遇。

滙豐台灣區總裁暨滙豐(台灣)商業銀行總經理陳志堅親自與會,並特別對參與論壇的企業代表致謝。他在開場致詞中表示:「滙豐在台40年以來,一路上持續為企業客戶提供一站式且全方位的服務,包括跨境融資、外匯服務、貿易金融、資金管理、供應鏈融資等,力求為台灣企業的國際化發展與加速產業升級方面扮演關鍵角色。未來,滙豐將不斷發揮自身優勢,運用在地視野連結國際網絡,針對客戶需求提供更優質高效的金融解決方案,促進金融生態圈的穩定發展。」

緊接著,滙豐環球研究首席亞洲經濟學家暨亞洲聯合主管范力民(Frederic Neumann)針對全球及亞洲經濟前景作出分析,他形容2024龍年經濟「肚裡仍有火力」(Still fire in the belly),指出儘管大環境存在不確定因素,亞洲大多數經濟體成長前景相對樂觀、蘊藏較大的發展潛力;亞洲地區的消費者也看到了生活成本壓力的下降,這應該有助於穩定消費,而外國在亞洲大部分地區的直接投資亦可望維持正向趨勢。他也解釋,隨著聯準會開始轉向更為寬鬆的貨幣政策,以及美元走勢更趨穩定,流入亞洲新興市場的資金有望維持成長軌道。

論壇中,滙豐南亞及東南亞地區工商金融主管Amanda Murphy、滙豐環球銀行亞太區主管馬智萍與多位滙豐海內外主管,共同針對多個市場主題進行探討;首先,就台灣與東協、中東地區的跨境貿易機會而言,他們表示,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經濟和社會轉變帶來的若干趨勢,包括供應鏈的重新定位、數位化的加速以及氣候變化的挑戰,促使企業重新評估供應鏈管理與生產網路的全球足跡,思考如何加速利用機會提高業務效率,並拓展國際據點。

滙豐講者提到,台灣作為全球科技發展的核心要角,其經濟外溢效應正在推動各領域的創新轉型,從電動車、資料中心到機械工具等。其次,台灣擁有強大的產業生態和聚落,除半導體、資通訊(ICT)和科技、媒體與電信產業(TMT)外,在新經濟領域如5G、AI、共享經濟、低軌衛星等,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風電和儲能系統等,特別可以吸引到外資企業投資,而台灣的關鍵地理位置、經濟政策和人才准入,能夠讓外國企業在台灣擁有絕佳的發展。

從國際市場需求的角度而言,東協及中東兩大新興市場正在加快改革步伐以跟上全球趨勢,包括經濟多元化、推動基礎建設、城市化進程等。此外,數位化趨勢也正在驅動人口結構相對年輕、消費潛力巨大的東協和中東地區進一步加速數位化投入,這些措施都將為台灣企業帶來商機,創造「走出去」的業務拓展機遇。

此外,滙豐講者指出,隨著AI應用的快速發展,也為台灣AI產業生態圈帶來關鍵性的機會,特別是台灣科技業長期受惠於AI供應鏈的強勁成長,當前這股由AI驅動的新浪潮,正好讓台灣產業展現絕佳優勢,藉由其在半導體、零組件到中下游代工所累積的能量與實力,台灣企業可望在AI驅動的軟硬體需求上發揮重要價值。

本次論壇同時分享在降息週期下台灣企業應如何提升財務韌性,滙豐講者提到面對降息環境,企業擁有融資成本降低、投資機會增加等機遇,但也面臨到匯率風險擴大、市場競爭加劇等挑戰,因此如何捕捉降息所帶來的潛在資本增值機會,並有效管理風險,是企業界關注的焦點。尤其,在充滿變數的市場環境中,獲取資金對企業而言的重要性也較以往更高,論壇更進一步剖析企業在降息週期下如何調整財務策略、優化資本結構,並利用金融工具提升資金流的掌握度,進而透過全球化佈局捕捉新機遇。

滙豐銀行指出,滙豐是台灣唯一具備全球網絡並提供提供全方位服務的國際性銀行,在企業金融領域,滙豐透過投資銀行、交易銀行、資本市場和證券服務等方面的融資能力和專業知識,以及創新金融產品不斷協助企業擴展全球機遇。滙豐龐大的國際網絡遍及全球六大區域,覆蓋全球9成以上的貿易及資金流;長期以來,滙豐擁有貫通東西方市場的優勢,在其環球銀行及資本市場的業務中,服務亞洲地區相關的投資有7成是來自西方客戶,證明滙豐不但有能力讓亞洲客戶進入西方市場,並能促進世界各地的貿易和資本流動。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私校退場潮來襲!59年老校財務惡化 最快明年1月停招倒閉 9家「瀕危名單」1次看
退休金多少才夠?平均直指這數字!「存股攢老本還是多過存ETF」
王必勝閃辭轉戰東元集團? 公司晚間說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