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滿的環保精神 端午節習俗全是老祖宗智慧

傳統節日中,什麼節日最環保呢 ? 端午節有著深刻的文化含意,也是最環保的節日之一,因為許多的習俗活動像是划龍舟、立蛋、掛艾草、包粽子等,素材都源於天然,不會對環境造成過多負擔,這樣簡約和環保的理念,讓端午節不只是一個傳承文化的節日,同時也延續了人們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活智慧。

用力敲打龍舟鼓,隊員們全力以赴,團結合一,為了得到勝利的旗幟,龍舟比賽是每年端午節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

除了龍舟比賽吸引人潮外,在端午節這一天,很多人也會舉行自己的小活動,像是立蛋。

台師大國文系教授祁立峰:「我們古人就會想像說,在這個一年(當中) 就是一年裡面, 陽氣最強的一個時刻,可能就是端午的午時, 所以午時水就有這個意義, 我想立蛋或是驅邪 它大概也是,從這樣的一個想法來的 。」

市場業者:「這是端午節必須要用的東西,端午節過節的時候, 就是要掛在門上呀, 然後也有洗澡的,幾乎有小孩子的都會買, 防蚊呀 然後除一些 病菌呀, 因為這個有殺菌的效果呀, 這個是以前流傳下來的 。」

綠色和平專案主任張凱婷:「在端午節也比較沒有去強調,說要穿新衣服 買新的東西, 甚至像艾草其實也是一個,很天然的這些植物 。」

端午節有深刻的文化傳承意涵,背後也隱含著重要的環保理念,促使人們思考,度過節日時也能做到減碳環保,並實踐在日常生活中。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南非冬季將臨 慈濟發放3千份食物包助貧童
龍舟賽列非物質文化遺產 各地特色各有千秋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