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新冠肺炎病毒與基因定序

漫談新冠肺炎病毒與基因定序
漫談新冠肺炎病毒與基因定序

近來因新冠肺炎 COVID – 19 疫情追蹤,國人聽到疫調會講到要『分析病毒基因』、『基因定序』等名詞,我們來科普一下,什麼是基因定序。

「台大醫學院研究團隊發現,第 39 案病毒基因體定序與台灣病毒序列差距頗大,而與歐洲及義大利等病毒同枝。」這是運用基因定序的結果。

利用分辨基因上的小差異,基因定序不但可以暸解人的祖源,連細菌病毒的也可以!這些差異不但病毒之間不一樣,人和人之間也不一樣。在病毒上,這些不一樣的地方讓病毒的感染力有強有弱。對人類來說,這些差異影響我們的高矮胖瘦,先天體質和健康狀況,還有很多很多。

WGS把基因的秘密讀出來

漫談新冠肺炎病毒與基因定序
漫談新冠肺炎病毒與基因定序

想要了解基因上的差異,最一勞永逸地方式就是做全基因體定序〈whole - genome sequencing , WGS〉,因為這把所有基因體點位,不管和已知的疾病健康體質有無關聯,通通‘讀’出來。然而,這個方式的資料量太大了,因為我們人的完整基因體有三十億個鹼基〈點位〉,也就是英文字母,而新冠肺炎病毒只有不到 3 萬個鹼基,差了十萬倍。

C / P 值最高的方式就是利用微陣列基因晶片〈microarray gene chip〉的方式去了解我們基因體上的差異。這些基因晶片在製作的過程中,只檢測對我們有用的基因點位,因此,價格上親民太多太多。跟全基因定序〈WGS〉相比,基因晶片有點像是一台 TOYOTA 入門車,如果只是像我太太一樣,能開有冷氣可以接送孩子上學放學,實在是不需要一輛非常昂貴的超級跑車,更重要的是我們也買不起。


基因檢測和我們有什麼關係

漫談新冠肺炎病毒與基因定序
漫談新冠肺炎病毒與基因定序

基因檢測可以全方位的了解我們自身,疾病與健康訊息,實現真正的預防醫學。知道這些訊息可以讓我知道該如何養生、減肥、運動、教養孩子,甚至是怎麼跟配偶與孩子溝通,因此基因檢測也可以說是一種科學算命,而且是有論文和大數據的根據的。

高 C / P 值的基因晶片,經過基因大數據資料庫分析後,可以精準分析腦血管、血管、睡眠障礙、過敏反應、呼吸道過敏、自體免疫、骨骼、脊椎、關節、軟骨、遺傳性骨骼肌、肌肉病變、罕見遺傳性神經疾病、中央神經系統、周邊神經系統、口腔、食道、鼻、胃、膽、腎、肝、肺、氣管、心臟、小腸、胰、視覺系統、聽力系統、女性生殖系統、男性生殖系統、風濕、甲狀腺等 33 個分類的體質與相關疾病,包含癌症、一般與遺傳疾病,以及細菌病毒感染、血液維生素礦物質、行為心智,還有藥物副作用和藥害等等。

Editor:英國劍橋大學藥物基因醫學博士 陳彥瑜 Leslie Chen

【本文由BODY體面雜誌提供,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更多詳細內容盡在BODYNews

相關文章連結:漫談新冠肺炎病毒與基因定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