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漲價治百病? 賴清德的「創新內閣」能否解決百姓被剝兩層皮之苦

[FTNN新聞網]記者盧逸峰/特稿

520政權交接在即,連任兩屆的總統蔡英文即將卸任,由總統當選人、現任副總統賴清德接棒,延續民進黨執政也打破政黨輪替「8年魔咒」。然而,賴清德沒有蜜月期可言,在蔡總統第二任期中諸多施政引發民怨,也反映在2024總統選票上,相較於2020年蔡英文拿下817萬票、以57%得票率高票連任,賴清德僅拿下不到600萬票、得票率下滑至40%,甚至輸掉國會多數黨的寶座,端看賴清德勇於向學界、業界攬才的「創新內閣」能否解決蔡總統所留下的執政包袱。

賴清德勇於向學界、業界攬才的「創新內閣」能否解決蔡總統所留下的執政包袱。(圖/民進黨)
賴清德勇於向學界、業界攬才的「創新內閣」能否解決蔡總統所留下的執政包袱。(圖/民進黨)

在蔡英文兩屆任期的尾聲,政府雖屢屢稱經濟表現佳,然而許多民眾都陷入薪資成長停滯的泥淖,即便基本工資有提高,仍要擔心是否被通膨巨獸吃掉,因此國營事業接連「喊漲」讓人民及在野黨格外有感。台電於4月起全面調漲電價,平均漲幅達11%,國會藍白聯手仍來不及擋下;今年甫轉型為國營企業的台鐵,也喊出為了提升公司收益而研擬漲價,漲價後北高自強號票價直逼高鐵,更使民眾難以接受。

漲價真的能治百病?台電原先預估今年虧損恐超過2000億,因此拍板調漲電價預估可增加電費收入630億,中央再拍板撥補1千億挹注,台電估計今年虧損可以縮小到100億元左右。然而,調漲電價的收入是從民眾荷包掏出;來自中央的預算補助,也是來自人民納稅錢,百姓形同遭受被剝兩層皮之苦。

立委黃珊珊批評,面對虧損,執政黨沒有檢討能源政策與台電管理問題,只會一味增資與撥補,2023年編列預算增資台電1500億元,並有特別預算補貼500億元;而今年則增資1000億元,並補貼1000億元,台電改革未成,任何補貼都是回天乏術,只能透過電費調漲來飲鴆止渴。

台鐵在2021年太魯閣號事故後正式啟動轉型成為國營公司,不過累計債務一度高達4千億大關,其中包括龐大的人事退撫金,還有台鐵擁有許多收益難打平的服務型路線、車站,都得靠政府補貼支應。如今台鐵提出票價至今29年都未調漲,根據鐵路運價率公式計算,台北到高雄自強號可漲到301至376元,屆時單程車票將突破千元大關,讓旅客直呼乾脆改搭高鐵!

台鐵公司日前到立法院報告票價調整規劃,台鐵董事長杜微說明,依照程序最快9月才會拍板報交通部審核;交通次長胡湘麟也在備詢時重申,會非常嚴謹的來審議,才會報到行政院。即使調漲票價成功,也只是讓台鐵公司會計數字變好看,實際上還是需支用納稅錢補貼台鐵赤字,民眾購票再負擔票價漲幅,又得受被剝兩層皮之苦。

資深立委李昆澤就認為「因為29年沒調漲所以漲價,這理由太單薄了,讓人民多交1塊錢,台鐵都要很嚴肅說明!」他舉數字分析,台鐵今年1至3月事故有18件,其中重大事故正線出軌1件、平交道事故2件、死傷事故14件等;進一步分析去年度列車誤點因素,天然災變26.1%、號誌故障16.8%、車輛故障15.3%、ATP故障14.5%、平交道死傷事故13.5%等。

李昆澤認為這些事故中光是台鐵設備故障就超過45%。台鐵自己要檢討如何更安全、提高服務品質,再來談漲票價。

熟稔財政的立委張啓楷則認為,如今電價調漲已帶動物價上漲,但實質薪資卻是倒退,如今台鐵通勤族票價又醞釀漲價,帶頭的推手卻是國營事業,民眾情何以堪?

張啓楷強調,台鐵29年票價未漲,現在因應成本與大環境改變,研擬漲價是合理的,但也不能像衝天炮那樣,一下子漲這麼多,幅度很驚人,希望能分年分段慢慢漲。

民眾對政府施政的不滿也反映在民調數字上,根據3月底最新一份針對部會首長的滿意度民調就指出,民眾最不滿意的部會首長第一名正是經濟部長王美花,不滿意度達38.5%,顯然民眾對於電價上漲議題、能源政策的質疑都反映在民意上。

電價全面調漲後對物價的影響仍是未知數,如今台鐵票價也正規畫調漲,屆時國會恐再有一波朝野交鋒。賴清德日前勉勵準閣員要當懂得民心的牧羊人,準經濟部長郭智輝出身自產業界,被寄予厚望能聽懂業界心聲;準交通部長李孟諺則擁有工程專業背景,還當了5年行政院秘書長,深知政府運作邏輯,面對蔡政府留下的兩大民怨,這兩位「牧羊人」能有什麼妙招化解朝野對立跟執政包袱,全民都看在眼裡。

更多FTNN新聞網報導
為賴清德拆彈還是留包袱?蔡英文任內電價連三漲 民眾有感
賴清德如何破除2026鐘擺魔咒?
總統、立委雙少數的格局 新總統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