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政琮獲頒清華榮譽客座教授

我國首位在奧運高爾夫項目奪牌的旅美好手潘政琮二十七日獲頒清華大學榮譽客座教授,並主持在清華的第一場講座,現場指導運動科學系學生推桿動作。(記者曾芳蘭攝)
我國首位在奧運高爾夫項目奪牌的旅美好手潘政琮二十七日獲頒清華大學榮譽客座教授,並主持在清華的第一場講座,現場指導運動科學系學生推桿動作。(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我國首位在奧運高爾夫項目奪牌的旅美好手潘政琮廿七日獲頒清華大學榮譽客座教授,並主持在清華的第一場講座,除分享他投入高球運動的心路歷程與比賽經驗,也現場指導清華運動科學系的學生推桿動作。

潘政琮二十七日從清大校長高為元手中接下教授聘書,成為繼美國職棒選手陳偉殷之後,清大運動科學系禮聘的第二位榮譽客座教授。潘政琮允諾未來每年球季結束回國時,都將到清華舉辦講座,並協助赴美比賽的清華選手設計客製化課程。

我國首位在奧運高爾夫項目奪牌的旅美好手潘政琮二十七日獲頒清華大學榮譽客座教授,並主持在清華的第一場講座,現場並指導運動科學系學生推桿動作。(記者曾芳蘭攝)
我國首位在奧運高爾夫項目奪牌的旅美好手潘政琮二十七日獲頒清華大學榮譽客座教授,並主持在清華的第一場講座,現場並指導運動科學系學生推桿動作。(記者曾芳蘭攝)

潘政琮表示,他出任清華的榮譽教授是「義不容辭」,也希望把國外學生運動員觀念帶進台灣。他解釋,台灣有些運動員是不用去學校的,但在美國如果在校學業成績未達一定標準,甚至無法出賽。「優秀運動員要有學習力、思考力、判斷力,教育是這一切的基礎。」

校長高為元說,潘政琮在二0二0東京奧運從倒數第三名一路追趕,一直到第四次延長賽,終於擊退同分的選手,拿到台灣第一面高爾夫球奧運銅牌,逆轉勝的情節足可拍成電影,也是真正的台灣之光。希望同學除了跟潘教授學習球技,更要跟他學習永不放棄、奮戰不懈的精神,一定能終生受益。

現場有學生問潘政琮如何培養抗壓力?他答道,並沒有一套訓練抗壓力的方法,之所以能扛得下壓力,可能是因他十五歲就到美國,從一句英文都不會講,不斷突破自己的舒適圈,「是這些歷練成就了我的抗壓力。」

我國首位在奧運高爾夫項目奪牌的旅美好手潘政琮二十七日獲頒清華大學榮譽客座教授,並主持在清華的第一場講座,現場指導運動科學系學生推桿動作。(記者曾芳蘭攝)
我國首位在奧運高爾夫項目奪牌的旅美好手潘政琮二十七日獲頒清華大學榮譽客座教授,並主持在清華的第一場講座,現場指導運動科學系學生推桿動作。(記者曾芳蘭攝)

潘政琮雖然長年在美國比賽,但一直很關心國內高爾夫球發展;為培育台灣新一代的高球小將,還成立了潘政琮基金會,為台灣選手舉辦訓練營與青少年比賽、提供獎學金

清華高爾夫球隊目前有十位學生,其中三位為職業選手,隊長陳葶妤接受潘政琮一對一推桿指導。她說,潘教授指導她肩膀更自然擺動,畫出一道圓弧,果然更流暢。「老師短短幾句話就點到重點,不愧是奧運級專業選手。」陳葶妤感激地說。

潘政琮五歲開始學高爾夫球,十一歲便在菲律賓拿下首座國際賽冠軍,就讀美國華盛頓大學期間榮登世界業餘排名第一。他為台灣貢獻四面亞運獎牌,包括二00六年杜哈亞運榮登史上年紀最輕的高爾夫個人銀牌得主,並獲團體銅牌;二0一四年仁川亞運勇奪個人、團體雙面金牌。轉為職業選手後,榮獲二0一九年美國傳承盃高球賽冠軍,成為三十二年來第一位在美國巡迴賽奪冠的台灣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