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學研討會10/6登場 即起開放報名限額250人

「澎湖學」學術研討會今年邁向第廿三屆,主辦單位澎湖縣政府文化局多年來致力於開創研討主軸的廣度與深度,並於國際議題上展現企圖心,數次邀集國外學者參與研討會議。而今年度則是選擇再度探討澎湖縣世界遺產潛力點-石滬群,及各項文化遺產的調查與研究,期望藉此使相關調研成果更加完備。另外,為於國際上宣揚澎湖縣石滬群及各項文化遺產之獨特性與重要性,希冀透過國際學術研討會平台,強化澎湖縣與臺灣本島縣市及國際友人間之交流,以汲取潛力點管理、維護、經營及行銷等相關經驗,進而鞏固澎湖縣文化觀光資源、提升文化治理經驗,並激發澎湖石滬群世界遺產潛力點及各項文化遺產之行銷效益。

本屆研討會徵稿主題訂為「2023澎湖學第廿三屆國際學術研討會-海洋文化遺產國際交流」,目標為鼓勵研究學者投入澎湖地方研究,讓澎湖研究人才與能量源源不斷,同時整合研究成果,促進地方主動參與世遺潛力點及各項文化遺產相關推廣活動,擴大行銷效益,為世遺潛力點登錄世界遺產工作而努力。研討會辦理時間為10月6至7日,辦理地點為福朋喜來登酒店B2國際會議廳。為期兩天的研討會,將安排六場專題討論與論文發表,研討會將以子題-世界遺產、水下文化資產、文化資產保存、文化資產國際交流與國際教育/青少年培力、海洋永續發展與海洋文化、海洋聚落與燈塔等項進行各場次的討論與交流,並規劃10月7日議程最後將進行綜合座談。研討會即日起受理報名至10月2日止,人數以250名為限,額滿即止。

本屆研討會邀集參與之主持人、發表人、與談人及演講人,包含國外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如帛琉共和國歐克麗前全權大使、琉球大學嘉数啟名譽教授、中央研究院臧振華院士、傅爾布萊特學術交流基金會美國學者等;國內專家學者,則包含有澎湖縣地方文史工作者、澎湖縣國民小學校長、碩博士研究人員、大專校院教授以及相關民間社團等,共計近五十位,期待透過發表、評論、交流與討論,為澎湖學學術研討會激盪出更璀璨的學術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