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東衛坑道」 見證國軍崢嶸歲月

記者陳怡璿/專題報導

澎湖群島扼守臺海,具先天地理與港灣等優越條件,自古即為軍事要衢及船隻往來重要的中繼站;若以國際地緣戰略角度而言,更可謂處於第一島鏈防衛最前線,擁有豐富軍事文化遺產。其中,位處馬公市東衛里的「東衛坑道」,是早期國軍所遺留的戰備設施,為空軍防砲部隊及澎湖防衛司令部通信部隊使用,近年來在澎湖縣政府積極推動下,規劃整理成為具觀光價值歷史古蹟,結合周遭東衛水庫、石雕公園、東衛天后宮及正甘泉萬代井等景點,讓昔日軍事設施煥然一新,成為觀光要地。

第一島鏈防衛最前線 早期國軍戰備要點

東衛坑道建於民國50年,坑道結構長約115公尺、寬約4公尺,是早期國軍遺留戰備設施,為空軍防砲部隊及澎湖防衛司令部通信部隊使用,坑道東南側曾為空軍防砲208營第1連營舍,西北側坑道則為菜園師部「奉化2號」通信機房,通信機房旁坑道為師部戰時指揮所,內部以拱梁結構分隔坑道空間,充滿濃厚戰地氛圍,是馬公市東衛里內特色景觀。

由於坑道內部保存完好,極具發展觀光潛能。為活化東衛坑道設施,創造澎湖觀光新亮點,近年來在澎湖縣政府規劃下,將坑道內部依既有硬體設施整建並安裝照明設備、外部入口處架設鋼製棚架,並於周邊環境鋪植草皮、設置石板步道及樹穴座,更將於後續增設多處通風口,完善坑道保存活化利用功能。

此外,由於坑道緊鄰東衛天后宮,天后宮是當地居民信仰中心,未來更能結合社區人文創作,發展為坑道藝廊,營造嶄新旅遊風貌,開放民眾和遊客參觀,並與周遭景點東衛水庫、石雕公園、東衛天后宮及正甘泉萬代井等,形成帶狀觀光旅遊特色,使往昔軍事設施成為地區觀光場域,發展多元用途。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澎湖縣政府推動「老兵遊澎湖」活動,讓在澎湖當過兵的老兵們,可以和家人、同袍們組團共襄盛舉,重新回到年輕時在菊島當兵的地方,回憶軍旅生活點滴,有不少曾在坑道服役的老兵舊地重遊,重溫服役塵封記憶;往昔官兵用於保衛家園的軍事設施,即便經歷時光荏苒,在後人的推動與改造下,使幾經荒廢的坑道不僅能再現歲月風華,除搖身一變為觀光場域,更見證國軍捍衛疆土的崢嶸歲月。

坑道內部結構保存完好,極具觀光發展潛力。(記者陳彥陵攝)

坑道內部以拱梁結構分隔空間,充滿濃厚戰地氛圍。(記者陳彥陵攝)

東衛坑道長約115公尺、寬約4公尺,過去為空軍防砲部隊及澎湖防衛司令部通信部隊使用。(記者陳彥陵攝)

澎湖縣政府於坑道入口處架設鋼製棚架,完善設施硬體。(記者陳彥陵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