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倫斯基及烏克蘭人民 獲歐洲議會提名諾貝爾和平獎

諾貝爾獎得主將在下周陸續揭曉,今年大環境條件格外特殊,包括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打破了歐洲延續數十年的和平,出現核武戰爭災難的風險也隨之升高;歐洲議會今年即以勇敢抵抗俄羅斯侵略為由,提名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與烏克蘭人民角逐今年諾貝爾和平獎。

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向來嚴守口風,從不事先透露醫學、物理、文學、經濟及和平獎項的可能得主。不過,俄烏戰爭與衣索比亞戰爭,讓外界對於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產生諸多聯想,新冠疫情餘波盪漾導致供應鏈中斷,以及能源及食物短缺、貧富差距擴大、氣候危機等問題,也是今天受到矚目的焦點。

美聯社報導,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SIPRI)所長史密斯(Dan Smith)分析,提名澤倫斯基與烏克蘭人民的用意不難理解,但從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的慣例來看,和平獎得主較可能是讓衝突得以畫下句點的人物,而非戰時領袖。

史密斯指出,今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可能是致力改善氣候變遷問題的倡議人士,或者先前就曾拿過諾貝爾和平獎的國際原子能總署(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IAEA)。

他說,國際原子能總署如果再度獲獎,將凸顯這個機構在俄烏戰爭期間,盡力避免位於俄軍占領區的札波羅熱 (Zaporizhzhia)核電廠爆發放射災害的卓越貢獻,並且肯定國際原子能總署持續阻止核子擴散的努力。

史密斯說:「在世界史上,這是一段非常困難的時期,這段期間並沒有出現太多和平。」

倡導和平並不代表絕對能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印度獨立運動領導人甘地(Mahatma Gandhi)就不曾獲獎。

某些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後來則爆發爭議。1996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東帝汶主教貝羅( Carlos Ximenes Belo)遭控1990年代對男童性虐待,梵諦岡本周承認曾經做出懲處。

衣索比亞總理阿邁德(Abiy Ahmed)與鄰國厄利垂亞(Eritrea)達成和平,成為2019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然而,相隔一年後,阿邁德卻遭控在衣索比亞泰格瑞省(Tigray)製造衝突,遭到諾貝爾委員會罕見發表警告聲明。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南加安大略華人殺妻 子女目睹…與霹靂小組對峙 最終投降
颶風過後 居民淚訴一生財物泡水 有人甚至整間屋子漂走
伊恩重創佛州 已13死 恐在南卡二度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