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獵人級」首艦動工 新世代水面作戰主力

記者賴名倫/綜合報導

皇家澳洲海軍首艘「獵人級」(Hunter Class)巡防艦,21日在阿德雷德市的歐斯本海軍造船廠,舉行鋼板切割儀式,象徵該艦正式動工。澳洲副總理兼國防部長馬勒斯親自出席儀式,並盛讚這項計畫有助拓展澳洲國防工業自製能量,深具重要意義。

軍聞網站「Naval News」報導,澳洲政府先前和貝宜系統(Bae system)澳洲分公司簽約,委託承造3艘同型艦,而本次動工的首艦,預計2032年完工、2034年正式服役;未來這款標準排水量達8800噸的新艦,可望運用數位化戰鬥系統與先進武器,承擔新世代水面作戰主力。

報導指出,澳洲原在2018年6月決定,以貝宜為英國皇家海軍研發的「26型」(Type 26)巡防艦為藍本,打造9艘「獵人級」巡防艦。但澳洲政府在重新評估未來安全需求後,今年2月公布《水面作戰艦隊強化殺傷力》計畫,決定將訂購數量下修為6艘,並由3艘現役霍巴特級神盾驅逐艦升級版與6艘「獵人級」搭配,組成「一級艦」(Tier 1)陣容;而「二級艦」(Tier 2)陣容,則將採購11艘小型通用巡防艦,搭配6艘可兼容有人和無人作業的「大型選配組員水面艦」(LOSV),藉由調整作戰艦艇的高低配與整體數量,加強應對印太區域威脅。

對此,貝宜系統澳洲分公司執行長哈德遜表示,「獵人級」造艦計畫將持續至2040年代,除可帶來3000個就業機會與提升本土工業能量,未來也可望有效執行水面作戰、巡邏與人道救災等多元任務。

澳洲副總理兼防長馬勒斯(右2)親赴造船廠,主持首艘「獵人級」巡防艦動工儀式。 (取自貝宜系統澳洲分公司網站)

「獵人級」排水量達8800噸,並配備127公厘艦砲、垂直發射系統、反艦飛彈等,未來將成為澳軍新世代水面作戰主力。 (取自澳洲國防部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