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豐基金違法吸金2千億,上萬苦主求助無門!賴香伶:政府不能任由台灣人被割韭菜

兆富公司非法在國內銷售未合法登記的澳豐基金,隨著澳豐金融集團倒閉,踩雷澳豐基金災情全面引爆。民眾黨立委賴香伶今天(6/20)偕同受害者代表召開記者會,喊話行政機關應積極回應受害者自救訴求,並提供資源協助調查。

澳豐基金違法募資,根據金管會證期局統計,國內現已有8家上市、5家上櫃公司進行投資,損失已在去年第4季及今年第1季認列。證期局副局長張子敏日前更證實,證期局其實從2015年起至今,已7次移送兆富公司販賣澳豐基金案給調查局。

如今,國內踩雷澳豐基金除了上市上櫃公司之外,受害人數更多達1萬3千多人,受害金額估計累積超過2千億新台幣,不少投資人一生心血瞬間「蒸發」欲哭無淚。

「……我們好幾個朋友都受騙,相關金額合計超過1億元了!另有朋友損失金額高達700萬美元(約2億新台幣)。」踩雷澳豐基金的受害者代表D先生今現身說法,怒批澳豐基金在海外各國設立各種基金,名稱令人眼花撩亂,這也成為了澳豐基金出事後的防火牆與資金遁逃的門路,導致相關自救會根本追索無門。

據D先生了解,像他一樣的受害者,已組成各種大大小小的自救群組,人數從數百人至數千人不等,「有些人都年紀一大把了,把退休金全數投下去,現在搞得血本無歸,可能要二度就業,不知道未來人生該怎麼辦。」受害者只能就既有資源尋求救濟,有的人找律師諮詢,有的乾脆打跨國訴訟,有些則是找民代陳情,「大家最大的期望,不外乎是把損失的資金討回來。」D先生無奈地說。

D先生更透露,受害者也曾向台灣駐外單位陳情,委請他們向境外監管單位進行照會,但獲得答案都十分「官樣」,令人灰心。

對此,賴香伶補充說明,受害者請託駐外單位照會澳豐基金所在海外的當地監管單位,但駐外單位不是消極回應,就是把責任推給金管會。例如,金管會與馬來西亞納閩島設有合作備忘錄,「結果金管會竟拒絕民眾要求,表示這非其業務管轄。」受害民眾於事前、事後求助無門的心情,可想而知。

賴香伶強調,澳豐基金自行宣告破產,投資人的資金不知所蹤,僅有一紙官方聲明,無人負責,足見這是一場橫跨十餘年的大型國際詐騙,「根本不是投資糾紛。」她也質疑,行政績關監管不力,因為金管會早在2015年就接到檢舉,卻沒有任何積極作為,對違法基金在國內流竄視而不見,導致涉案基金規模由百億擴張至千億,受害人愈來愈多。

嘉德法律事務所律師洪士傑指出,各式詐騙案在台灣愈來愈猖獗,雖然有些詐騙案涉及境外,但政府不是沒有辦法處理。尤其,中央政府在112年度,由行政部頒布了「新世代打擊詐欺策略行動綱領」,編列4千多萬預算,透過金管會、法務部、內政部、調查局等跨部會合作來打擊詐騙;其中,另設有打擊跨境詐欺的小組,因此面對境外詐騙,政府不盡然是無能為力的,「相信有很多方法可以做。」

賴香伶強調,現在除了希望澳豐基金案的受害者勇敢站出來,團結提出訴訟維護權利,也呼籲檢調機關應盡速查犯罪所得流向、還原真相,未來幫助受害者來提起訴訟。2千億是足以動搖國本的大數目,若放任外國人士組織騙局來台灣割韭菜,後果恐不堪設想,相關部會一定要重視,並提供資源協助調查。


更多今周刊文章
「被坑殺3千萬,只領過一次8萬利息」有人離婚、有人去跳樓...3個imB受害者血淚告白
半導體景氣何時回來?「晶圓女王」徐秀蘭:環球晶連續13季業績新高恐熄火 但「這兩塊」需求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