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印度加強合作 共促區域繁榮
記者王光磊/綜合報導
澳洲總理艾班尼斯11日結束印度4天訪問行程,並與印度總理莫迪同意加強兩國防衛與經貿合作,共促印度太平洋地區和平、穩定與繁榮。
艾班尼斯在訪印期間,走訪阿默達巴德、孟買與新德里等3座大城,並於10日在新德里與莫迪舉行峰會,兩人同意加強在政治與戰略、國防與安全、貿易與投資、教育與研究、農業與水源、網路與太空、採礦與關鍵礦物、氣候變遷與可再生能源,以及人口流動等領域的合作。
記者王光磊/綜合報導
澳洲總理艾班尼斯11日結束印度4天訪問行程,並與印度總理莫迪同意加強兩國防衛與經貿合作,共促印度太平洋地區和平、穩定與繁榮。
艾班尼斯在訪印期間,走訪阿默達巴德、孟買與新德里等3座大城,並於10日在新德里與莫迪舉行峰會,兩人同意加強在政治與戰略、國防與安全、貿易與投資、教育與研究、農業與水源、網路與太空、採礦與關鍵礦物、氣候變遷與可再生能源,以及人口流動等領域的合作。
宏都拉斯選擇與中華民國斷交轉投靠北京,總統卡斯楚(Xiomara Castro)也傳出近期將訪問中國大陸。大陸外交部31日例行記者會上,有媒體詢問發言人毛寧,有關蔡英文即將訪問瓜地馬拉,目前整個中美洲地區、剩下瓜地馬拉尚未與大陸建立正式邦交一事。毛寧對此強調,繼宏都拉斯之後、全球有182國選擇和北京建立正式邦交關係,「希望瓜地馬拉(陸譯危地馬拉)做出正確選擇!」
[Newtalk新聞] 總統蔡英文抵達美國紐約過境,雖然刻意低調,不過拜中國花錢動員組織抗議所賜,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華爾街日報(WJS)、新德里電視台(NDTV)、CNN,還有法新社、英國BBC廣播等外電,紛紛報導。WJS形容,「這是台灣領導人多年來最受矚目的美國之行」。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在推特歡迎蔡總統,表示他很榮幸能和台灣站在一起。 我駐美代表蕭美琴30日晚在臉書po出與蔡總統同車照片,寫道:「歡迎來到紐約」!截至31日上午8時,已經吸引6萬8000多人按讚或大心,1000多次分享。有網友大讚「好美的畫面」、「最棒的黃金組合」,還有人說「可愛」、「台灣最強的戰貓*2」,紛紛為2人加油打氣。 蓬佩奧(Mike Pompeo)也在推特發文表示,歡迎蔡博士來到美國,台灣充滿活力的民主制度鼓舞了該地區和世界,很榮幸地與台灣站在一起。 外電報導,美國與中國的外交協議規定,台灣領導人的任何訪問都將是低調的。所以蔡英文的紐約之行非常謹慎,連30日當地僑界為她舉行的主題晚宴,最初都沒有提到她的名字或活動地點,只提到「一位非常特別的客人」。 只是,蔡英文低調行事,中國偏偏要鬧大。外電報
隨著美國與俄國、中東地區等多國關係激化,中國藉此強化「抵制美國」盟國陣線、降低美元依賴的同時,更陸續在俄羅斯、伊拉克、沙烏地阿拉伯、巴西等國的雙邊貿易上,擴大使用人民幣結算,人民幣國際化獲得大躍進。
[Newtalk新聞] 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戰爭持續進行,白俄羅斯獨裁總統盧卡申科(Alexander Lukashenko)今(31)天警告,他擔憂烏俄戰爭若持續打下去將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若俄羅斯受到威脅將「被迫」使用「最可怕的武器」。因此呼籲烏俄雙方進行沒有「先決條件」的和談。他並聲稱,俄羅斯在他的國家部署戰術性核武將能抵禦西方入侵,已有計畫阻止「來自鄰國波蘭的軍事入侵」。 根據法新社報導,被視為是俄羅斯當局親密盟友的盧卡申科在一次向全國發表的談話中喊話烏俄雙方立刻停火,並就一項永久的和平協議展開協商。他說:「我們現在必須停止,在事態升級之前。我將冒著風險建議結束敵對行為......聲明休戰。一切領土、重建、安全還有其他相關的議題,可以、也應該在談判桌上解決,沒有先決條件。」 盧卡申科在談話中也提到,西方對烏克蘭的支援大幅增加了核戰爭爆發的可能,由於美國以及美國衛星國的關係,一場全面戰爭已經在烏克蘭爆發,牽涉到核武的第三次世界大戰近在眼前。他宣稱:「要擊退一個核武國家是不可能的。如果俄羅斯領導層認為,威脅情勢可能導致俄羅斯解體,俄羅斯將會動用最可怕的武器。此事不能發生。」 俄羅斯總
總統蔡英文的「民主夥伴共榮之旅」在當地時間31日下午2時抵達瓜地馬拉,由總統賈麥岱(Alejandro Eduardo Giammattei)親自接機,開啟為期3天的訪問。針對中國傳出「瓜國高級別官員赴訪中國」的說法,外交部也在台灣時間31日發布新聞稿表示,瓜國外長布卡羅(Mario Búcaro)已親自向台灣政府表示,所述荒謬且毫無根據,純為無稽之談。
台灣前後任總統,同時訪問中國大陸跟美國,CNN認為,對於陷入冰點的美中關係,是一大考驗。BBC報導也指出,美國不願進一步激怒中國,對於蔡總統過境,拜登政府刻意保持低調。不過大陸外交部繼續痛批:「美台互相勾連」。
(中央社記者吳昇鴻台北30日電)捷克總統帕維爾重申與總統蔡英文會面的意願,表示兩人可在國際會議場邊非正式會談。外交部發言人劉永健今天表示,外交部一向積極與各國透過高層交流,「未來有機會將配合辦理」。
南韓「朝鮮日報」30日報導,南韓國家安保室室長金聖翰29日請辭,據悉背後主因是美國總統拜登和第一夫人吉兒1月曾提出在南韓...
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30日就總統蔡英文過境美國一事表達了中方的立場。毛寧指出,中方對此事表示強烈譴責和抗議,並稱台灣領導人任何以任何名義、任何理由訪美都是不可接受的。
隨疫情趨緩,除各國陸續開放國門,相關航班數量也增多,而日前我國與中國之間的空中直航及小三通逐步恢復,昨(30)日,國台辦則宣布,4月1日起兩岸客運航線面48小時前PCR,改為24小時前快篩陰性證明。
[Newtalk新聞]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邁入第二年,面對西方盟友們的集體制裁,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的軍火庫已經快要見底。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戰略溝通協調員約翰·柯比(John Kirby)在 30 日透露,俄羅斯正尋求利用「食物」向北韓換取 24 種以上的彈藥、軍事裝備支援。 據《Politico》報導,柯比表示,我們仍然擔心北韓將提供進一步對俄提供支持,我們有新的資訊表明俄羅斯正在積極尋求從朝鮮獲得更多彈藥,可能以「食物」換「彈藥」方式進行。 俄軍正在爭奪烏克蘭南部與東部的領土,雖看似有進展卻耗費大量資源,在巴赫穆特之戰的進度不如預期,需要更多的彈藥和大砲才要推進。北韓這次的可能援助,將幫助俄軍的春季大反攻。 報導指,平壤與莫斯科的中間人是斯洛伐克籍軍火商馬克爾季切夫(Ashot Mkrtychev),該人已被在 30 日被美國財政部列為制裁對象。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發布聲明表示,該項武器交易等計劃表明普丁正在轉向像伊朗和北韓這樣的最後供應商。 《韓聯社》報導,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表示,馬克爾季切夫為了從
總統蔡英文出訪期間將過境美國紐約及洛杉磯,民進黨立委王定宇今(30)日在立法院指出,中國外交單位訓令中國駐美各大使館,動員「幫派份子」...
(菱傳媒/台北北報導)宏都拉斯與台灣斷交後,藍營點名外交部長吳釗燮應知所進退請辭下台。對此,前總統陳水扁昨(29日)受訪時表示,我們在1971年退出聯合國到1988年期間,總共斷交38個國家,如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28日接受美聯社專訪時警告,如果烏軍無法在烏東的巴赫姆特取得勝利,將迫使基輔對俄國做出不可接受的妥協協議。澤倫斯基也邀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前來訪問,不過中國外交部反應相對低調,只表示與各方都保持溝通。
【時報-台北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辦主任王毅3月31日應約,在北京會見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會長歐倫斯。 王毅說,當前中美關係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希望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和更多美方理性友好人士,為中美關係重回穩定發展軌道發揮建設性作用。 王毅強調,中國內外政策保持高度連續性和穩定性,對美政策也一以貫之。而美國對華政策卻發生重大變化,刻意將中國打造成最嚴峻地緣挑戰甚至是威脅。要改善中美關係,美方應當把兩國元首峇里島會晤共識真正落到實處,重歸理性務實的對華政策,停止打壓圍堵、「脫鉤斷鏈」等錯誤行徑和短視行為。 王毅重申中方在台灣問題上的立場,強調妥善處理好台灣問題,最重要的原則是一個中國,最根本的遵循是中美三個聯合公報,最嚴峻的威脅是台獨分裂活動。美方必須言而有信,以實際行動維護好中美關係政治基礎。(新聞來源:中時即時 李文輝)
自宏都拉斯傳出與台灣斷交的消息以來,外交部一連串的努力,美國拜登也派出特使斡旋,但仍然無法改變宏都拉斯的決定,與台灣斷交,與中國建交。這樣的事件也引發一連串的討論:是不是美國的政治影響力降低了?無法阻止中國斷台灣邦交國,媒體《旁觀者》更質疑:美國連幫台灣守住邦交都不能,如何保護台灣?這兩者能相提並論嗎?更有學者擔憂若斷到零邦交,台灣恐怕不是國家了?中國對台灣的外交打壓,台灣又能如何因應?只能被動斷交嗎?外交部長吳釗燮的雙重承認,該如何解讀?宏都拉斯向台灣要求天價金援,也讓網友質疑,除了金援外交,還有其他可以拓展國際邦交國的方式嗎?美日力挺台灣,也讓網友提及,與其花錢維持與小國的邦交,發展大國的實質外交,會不會更實際?Yahoo搜羅了相關問題,專訪台北市議員趙怡翔,趙怡翔過往曾任外交部長辦公室主任、駐美代表處政治組組長,在在外交領域資歷豐富,對這個議題也有獨到的見解,以下是他對各項問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