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危「東方白鸛」失溫沒體力 鳥友協力救援順利野放

花蓮壽豐鄉懷客橋附近日一隻瀕危鳥類東方白鸛因失溫、體力不支,趴在水面無法活動。鳥友救上岸後用浴巾包裹、提供暖氣,經花蓮縣野鳥學會接手照料恢復體能,3天後順利野放。花蓮縣野鳥學會理事長劉國棟今天接受媒體採訪指出,上月27日下午,有魚池主人、鳥友張碧霞在壽豐鄉懷客橋附近一處魚塭內發現1隻東方白鸛趴在水面無法活動,便將牠打撈上岸,用毛巾包著,放在鳥籠內,讓牠吹暖氣避免失溫。

瀕危「東方白鸛」失溫沒體力 鳥友協力救援順利野放
瀕危「東方白鸛」失溫沒體力 鳥友協力救援順利野放

劉國棟指出,這隻東方白鸛身長112公分,經獸醫判斷為失溫、挨餓導致體力不支,確認無外傷後,便轉送到野鳥學會的傷救中心收容。

劉國棟說,東方白鸛送來時無法站立,也不願意進食,志工在鳥籠的水盆裡放幾隻小吳郭魚,讓牠好好休養,隔天東方白鸛恢復體力,食量也變好,站在鳥籠內蠢蠢欲動,經專家學者評估可野放。

花蓮縣野鳥學會上月30日將東方白鸛帶回原活動棲地,鳥籠門一開,東方白鸛馬上衝出,在上空盤旋一陣子後才飛離。

花蓮縣野鳥學會資料指出,東方白鸛為鸛科大型水鳥,繁殖季時在西伯利亞東南部和中國大陸東北部分地區,冬季往中國大陸南部和日本移動,族群數量因受到棲地喪失、狩獵等威脅,受到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瀕危(EN)等級。

劉國棟說,近年台灣每年都有東方白鸛少數個體出現,屬於稀有的冬候鳥,喜歡出沒在水淺、海風小的區域,花蓮溪出海口往上游至壽豐鄉魚塭處近年都有發現東方白鸛蹤影。

劉國棟說,花蓮壽豐鄉吳全一帶魚塭2020年冬季有隻穩定出沒的東方白鸛,因沒有腳環,無法確認是否是這次救援的東方白鸛。

花蓮縣野鳥學會呼籲,民眾若在野外拾獲保育類鳥類,應立即撥打1999通報縣府或是聯絡花蓮縣野鳥學會,如果需先行安置,務必配戴手套並用毛巾包覆,將鳥類安置於戳洞的紙箱中,避免放置在格狀的鳥籠中,以免鳥類羽毛損傷,再交由專業人員進行醫療救援處置。

責任主編:于維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