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影忍者》緣何備受全球漫迷的喜愛?現實世界裡的忍者有怎樣不為人知的真實面貌?

原作漫畫連載15年,單行本發行量超2.5億冊。動畫、遊戲等多媒體展開也都引起了轟動。《火影忍者》是值得日本驕傲的超級IP。這部少年漫畫以忍者間的戰鬥為主線,卻描繪了一個不像少年漫畫風格的世界觀。本文將對此進行解讀,並對如今依然被謎團圍繞的忍者的真實面貌進行解說。

「國民級」忍者漫畫的世界觀

《火影忍者》自1999年開始在《週刊少年JUMP》雜誌連載,2002年被製作成動畫片,備受日本國民的喜歡。據火影忍者官方網站稱,該漫畫全球累計發行量已突破2.5億冊,成為一部跨越國界廣受喜愛的作品。

《火影忍者》中登場的是以漩渦鳴人為主的一群忍者,故事展開的舞臺是作者岸本齊史獨創的一個擁有獨特文化和歷史的世界。

那裡有火、水、土、風、雷5個大國,各國都有忍者村,並以此組成自己的軍事力量。統治各國的是被稱為「大名」的貴族階級。忍者尊敬大名,當他們決定領導者「影」的人選時也需要大名的最終認證。不過,雙方的關係是對等的。即便收到別國的訂單,忍者也可自行決定是否接單。實際上,鳴人的第1個大任務就是給別國技師當保鏢。

在大眾的印象裡,歷史記載的忍者大多「潛伏於暗處,混在普通人裡開展秘密活動,克己禁欲」。《火影忍者》中忍者們卻行事高調、花哨。不過,鳴人的師傅之一自來也曾這麼定義過忍者。

「所謂忍者,就是指能夠忍耐的人。」

這麼看來,歷史上真實忍者的禁欲本質在《火影忍者》中也得到了完美繼承。


2002年,連載開始3年後,《火影忍者》由Studio Pierrot製作成動畫片。如果算上續篇《火影鳴人疾風傳》,則其動畫版在電視上一直播到了2017年 ©岸本齊史 Scott / 集英社 東京電視臺 Pierrot

忍者的源頭在哪裡

無論如何都是生活在暗影裡的一群人,所以忍者的歷史源頭並不清晰。一說認為可追溯到古代7世紀,但歷史上明確出現忍者的時代其實是中世。據日本忍者協會稱,忍者起源於13世紀後半葉逐漸抬頭的「惡黨」勢力。(引自該協會官方網站「何謂忍者」)

惡黨指的是非正規的武士。正規的武士是將軍的家臣。那是開拓邊境的領主和繼承天皇血脈的軍事貴族聯姻而產生的,其經濟基礎是農業。而惡黨卻是隨著貨幣經濟的發展而出現的新興社會階層,其背景是經濟活動。

惡黨——BAD GUYS讓人聽著像反社會勢力。然而正如現代英語裡「bad」也包含「帥氣」的微妙語義一樣,惡黨的「惡」也不單指向暴徒,還有「聰明」「強悍」這類積極的含義。

14世紀前半葉,中國還處於蒙古族建立的元朝,歐洲即將拉開百年戰爭的序幕,日本則進入了後醍醐天皇的時代。後醍醐天皇一心想從武士手裡奪回政治權柄,其最早的追隨者就是惡黨。惡黨擅打遊擊戰,常把正規武士軍團耍得團團轉。

結局還是將軍重掌政權,而惡党逐漸成為各地在野的獨立勢力。不久,日本進入各地小王國割據的「戰國時代」,從惡黨勢力裡誕生了一類受雇於小王國王「大名」的組織,用現在的話說他們擅長諜報工作和非正規軍事行動。那就是「忍者」。


以名古屋城(名古屋市中區)為中心展開活動的「德川家康和服部半藏忍者隊」成員。忍者文化依然存在於現代日本的各個角落(時事)

忍者具有超乎常人的能力

關於忍者的能力,世間充斥著各種傳說:超乎常人的體力、耐力,將不可能化為可能的武術和生存術,操控火器的技術(據傳也用地雷),乃至超自然的咒術。

他們的主要任務是潛入假想敵或交戰對手的國土展開諜報活動,甚至製造流言蜚語操控資訊。這大概就相當於現代社會裡通過假新聞等操控輿論之類的行為吧。

據傳,他們還執行破壞或暗殺行動。雖然真實如何,我們無從得知,但日本歷史上的確有一些大名,例如武田信玄和上杉謙信,都非常巧合地死在對敵方極其有利的時間點上。因而,認定他們的死跟忍者有關的傳說深入人心。

反觀《火影忍者》的世界,忍者存在於陽光之下,就連幫人尋找走丟的寵物也是他們的任務。不過另一方面,漫畫裡也刻畫了一群悄然繼承忍者暗地裡行事的傳統的忍者,即所謂的「暗部」。這也與史實一脈相承。

不過,現實世界裡的忍者好像並不是「只要給錢給夠,就什麼都做」的。日本有一部講授忍術秘法的古籍——《萬川集海》,一般認為成書於17世紀後半葉。書中收錄了可稱為「忍者聖地」的甲賀、伊賀(現在滋賀縣和三重縣的一部分)忍者家族代代傳承的忍術。開篇就強調「正心」——使心端正。

「忍之本質,正心也。」

正心即仁、義、忠、信。「仁」是仁慈,「義」是正義。鳴人的老師旗木卡卡西說過「見義而不為,非勇也」,說的就是「義」。「忠」是對主君忠誠,「信」是信任。《火影忍者》裡也非常重視夥伴之間的相互信任。

關於「忠」,並不是指像機器人一樣對主君言聽計從。書裡明確提出,對無道主君言聽計從的不是忠。宇智波鼬接到木葉村幹部要求他親手滅族的命令之後,也是經過了一番煎熬才狠下決心的。


2022年10月3日播出的動畫片《火影忍者》。時值開播20週年,原作者岸本齊史繪製了賀圖並送上寄語 ©岸本齊史 Scott / 集英社

《火影忍者》刻畫的「仇恨」和「正義」

現實世界是複雜的,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什麼是真實什麼是虛假,讓人沒法簡單地下判斷。

《火影忍者》的世界也是如此。大戰過後,大國之間看似維持著穩定的關係。但這一過程中有小國慘遭蹂躪,村裡血親之間的對立也並未完全消除。

乍看是一個安穩的世界,其實由那些脫離村子的忍者形成的組織在暗地裡實施陰謀。為了應對迫在眉睫的危機,各村領導者決定結成跨村同盟。然而交戰的背後隱藏著與忍者歷史相關的更大一盤的棋。

誤解、犯錯、猜忌、謀略。走錯一小步,最終釀成大悲劇,仇恨的連鎖反應越傳越烈。一眾忍者當中,既有強硬派,也有穩健派;既有為自己堅信的所謂「正義」,明知無道卻展開恐怖活動的人,也有出於個人復仇的目的而費盡心思籌謀的人。

招致爭端的是仇恨和猜忌。《火影忍者》中細緻地刻畫了這代代相傳的悲劇之因。與此同時,也傳遞出一種資訊,即既然猜忌的暗影能被下一代繼承,那麼信任的光芒也能跨越代際傳承下去。

主角漩渦鳴人是火之國木葉隱村的忍者。不過,他在忍者學校裡是一個「吊車尾」,而且體內封印著力量強大的魔獸「九尾妖狐」。這個秘密只有村裡的大人們知道,但孩子們也自然而然地學會了大人們冷眼看他時的態度,鳴人因此度過了孤獨的少年時期。

正因為沒有人正眼看自己,所以他未來的目標就是成為村子的領導者——火影,而且是史上最強的一代火影,以得到村裡人的認可。

鳴人體內的妖狐曾經襲擊了木葉村,奪走了很多人的性命。而這封印也不知何時會破除。鳴人從小到大一直遭受質疑的目光,就算被黑暗吞噬內心也不足為奇。


為紀念動畫片上映20週年,有各種角色登場的對戰動作遊戲《NARUTO X BORUTO 火影忍者 終極風暴羈絆》(PlayStation、Nintendo Switch、Xbox)預計於2023年年內發售 ©岸本齊史 Scott / 集英社 東京電視臺 Pierrot ©劇場版火影忍者製作委員會2012 ©劇場版火影忍者製作委員會2014 ©劇場版慕留人製作委員會 ©Bandai Namco Entertainment Inc.

他是幸運的,他遇到了多名好老師——伊魯卡、旗木卡卡西、自來也。一路走來,他還得到了別村忍者和蛤蟆等的指點。不說民族了,甚至超越了物種。許多成年人和朋友對他的信任一直指引著他,讓他成長為甚至能跟殺師仇人展開對話並最終寬恕了對方的人物。最終,世界的命運被託付給了鳴人。

無論什麼人都有各自的立場。儘管從己方立場看對方,認定那是無道之人,但從對方的立場看,他也有自己的理由。只有靠對話和包容才能斬斷仇恨蔓延的鎖鏈。把希望寄託給下一代,更美好的未來就一定會到來。

耗時15個春秋,《火影忍者》給出了屬於鳴人自己的答案。或許反過來說,鳴人一路艱辛,為了找到屬於自己的這個答案,花費了整整700集、15年的時間。他的答案傳遍全球,在世人心中激蕩。

標題圖片:《火影忍者》自1999年到2014年連載於週刊《週刊少年JUMP》。連載共計700集,單行本達72卷。2016到2019年,以鳴人之子慕留人為主角的續篇《火影忍者 慕留人傳火影忍者新時代》得到連載並被製作成動畫片(nippon.com編輯部)

堀田純司 [作者簡介]

作家、漫畫原作者。畢業於上智大學文學系。代表作有《我和傲嬌和海德格爾》(講談社)、《漫畫 妻子使用說明書》腳本(講談社)等。目前正在集英社雜誌《Yomitai》上連載《漫畫 讓我們更快樂地工作》。此外,策劃、編輯了《生協的白石先生》(講談社)等暢銷書。最新作品(漫畫原作)是《漫畫 東大教授講日本史大事件36》(講談社)。日本漫畫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