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災新聞頻傳!火災怎麼預防?防火必做6撇步 維護家人安全

淡水公寓火災悲劇引人關注,火災一旦發生,就很難安然無恙逃離火場,所以防火工作是預防火災的關鍵。除了在家中放置滅火器、規畫逃生路線外,最重要的是保持防火意識,每天都要反覆確認用火、電器設備的安全,才能夠保障全家人的安全。以下會介紹防火必做6撇步,教你如何預防火災,保護家人生命安全。

火災新聞頻傳!火災怎麼預防?防火必做6撇步 維護家人安全(Getty Images)
火災新聞頻傳!火災怎麼預防?防火必做6撇步 維護家人安全(Getty Images)

火災的種類與滅火方式

根據新竹市消防局的防災宣導指出,火災會依照燃燒物質區分為4類,以下分項介紹。

1.A類普通火災:指的是因普通可燃物如木製品、紙類、棉布等發生的火災,藉由水就可以降溫滅火。

2.B類油類火災:因石油等可燃性液體,或是乙烷等可燃性氣體所造成的火災。主要以隔離氧氣的方式滅火,通常會使用泡沫滅火器。

3.C類電器火災:電器設備走火或故障造成的火災,通常會使用不導電的滅火劑,但如果截斷電源後,再決定以A類或B類的滅火方式會更恰當。

4.D類金屬火災:金屬類火災通常是因鎂、鉀等活性金屬燃燒所引發的火災,須用特定金屬的滅火劑才能幫助滅火。

火災對人的傷害

根據新竹市消防局的防災宣導表示,火災對人的傷害除了高溫燒燙傷與嗆傷以外,在火場中也有很多危險的因素。比如氧氣會被燃燒殆盡,造成缺氧;高溫會造成脫水與呼吸道阻塞問題;物品燃燒後產生的毒性氣體,都是火災發生時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另外,火場的結構有可能會被火災破壞,會以崩塌、墜落的危險性,會導致人體外傷。

火災可能造成的後遺症

根據衛福部南投醫院的新聞稿表示,火災的倖存者可能會出現後遺症,比如肺部纖維化、阻塞性肺病等等,若情況嚴重時,則可能造成大小便失禁、智力與記憶衰退、走路不穩或癱瘓等情形。所以就算順利從火場生存,也有可能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因此不可小覷火災的傷害,平時就要謹慎做好防火工作。

防火必做6步驟

Yahoo奇摩房地產編輯部video整理出平日防火必做6步驟,以下逐項介紹,教你維持防火意識,保護居家安全。

防火必做6撇步之一:定時清廚房

瓦斯爐廚具和排油煙管要定期清潔,避免長期油煙堆積,導致爐具藏污納垢。倘若不定期清潔,有可能會造成髒污燃燒,造成火災。

廚房的油污燃點低,也是容易引起廚房火災的原因。
廚房的油污燃點低,也是容易引起廚房火災的原因。

防火必做6撇步之二:人離火熄

每當用火時,人都要記得在旁看顧,以免一時的不注意造成鍋子空燒,導致火災。此外,當家中有燒香、燒蚊香的習慣時,睡前要確實熄火,避免不必要的意外。

用火時一定要有人在旁看顧,千萬不能偷懶。
用火時一定要有人在旁看顧,千萬不能偷懶。

防火必做6撇步之三:不讓兒童用火

打火機、爐具等等用火工具,不要讓兒童輕易碰觸及使用,才能避掉兒童不當使用的風險。同時,也要注意易燃物品離火源的距離,並且避免曝曬。

兒童沒有防火意識,若讓兒童取得用火工具,高機率會釀成意外。
兒童沒有防火意識,若讓兒童取得用火工具,高機率會釀成意外。

防火必做6撇步之四:電器插頭要拔

家中如果有高耗電如烤箱、微波爐等,或者不常使用的電器,記得要拔除插頭。使用家電設備時,也要注意電壓,遵從說明書使用電器設備,以防止電線走火的意外。

睡覺前,記得檢查家中插座,以防電線走火。
睡覺前,記得檢查家中插座,以防電線走火。

防火必做6撇步之五:小心延長線使用

延長線因乘載很多電器,一旦使用久了就容易損壞,可能容易導致電線走火,所以要汰換家中老舊的延長線,並更換成安全斷電的產品,同時養成不插太多插頭的習慣。

延長線插太多插頭,可能造成電線纏繞,增加電線走火的機會。
延長線插太多插頭,可能造成電線纏繞,增加電線走火的機會。

防火必做6撇步之六:選購檢驗合格的產品

選購家用電器時,要選用有國家檢驗局標章的電器,也要依據使用說明書使用,居家用電更安全。

經過國家檢驗局檢測後,電器會有上方的標章,代表檢測通過,具有安全性。
經過國家檢驗局檢測後,電器會有上方的標章,代表檢測通過,具有安全性。

火災如果發生怎麼辦

新竹市消防局宣導,發生火災時切勿手忙腳亂,先按照火警應變三步驟。

1.示警:大叫「發生火災了」,通知鄰近的人避開火災。

2.應變:發現小火快跑,看見濃煙關門。

3.確定人身安全後,再打119報案。

延伸閱讀

防災防火宣導 防範電氣、爐火、菸蒂三大起火原因

預防住宅火災7大重點一次看

責任編輯/梁譽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