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區水險費連年漲 華人叫苦

紐約超級風暴珊迪災難在29日屆滿五周年,災區不僅早已復原,地價還上漲到比災前還高。然而,低窪地區房屋水險連年上漲,對於住在納蘇郡南端的陳岳懋,雖然當地郊區生活型態適合四歲兒子成長,在災區擁房的負擔是愈來愈大。

來自台灣36歲的陳岳懋表示,他在2011年10月花20多萬元買下納蘇郡南端西達赫斯特村(Cedarhurst)獨棟屋,儘管到法拉盛買菜要開車30分鐘,還得忍受納蘇郡地稅、村稅與學校稅,但後院就是倒映藍天的河畔,讓他與妻子決定在此成立小家庭。

不料擁房剛滿一年,2012年10月29日就碰上超級風暴珊迪橫掃紐約。陳岳懋表示,當時以為不用預防水災,在鄰居敦促下才去買沙包,連跑兩家店都買不到,「我那時才發現嚴重性」。於是驅車到法拉盛建材行,終於買到30包沙包,堆在房屋入口,並與懷有身孕的妻子跑到對街地勢較高的華裔朋友家,打麻將度過風災。

災後隔天一早,他獨自返家查看災情,「除了大型家具,其他所有東西都移位,地上全是泥,我趕快打電話跟太太說:『家裡有狀況。』」他表示,在這場災難體會大水無情,約4呎高海水夾帶泥沙沖入家裡,沙包完全擋不住,後院門欄全被沖垮,地下室沙發、兩台洗衣機全毀,管線、鍋爐與木頭地板全部泡水要換。

「很幸運,政府規定房屋貸款期間要買水災險,所以4萬到5萬元損失都由保險公司負擔,三周整修期間也都住在旅館,由聯邦急難管理局(FEMA)出錢,我們就當度假。」陳岳懋表示,隔壁已住30多年的華裔老夫婦運氣就沒這麼好,由於沒買水險,重建都得自掏腰包,被淹毀的物品更是難以估算,「他家一台卡拉OK機都毀了,清出丟棄的物品是我們家三倍」。

他表示,災後最大改變就是鄰里關係,過去只會點頭打招呼的鄰居,經過互相幫助重建家園,如今在路上碰到都會噓寒問暖。至於災後負面影響就是房屋保險不斷上漲,他表示,2011年房屋水險為2100元,現在已漲為3000元,加上房貸還有20多年要繳,財務負擔增加不少。

不過,他仍希望與妻兒繼續住在此溫暖社區,「再有水災也不怕,我們的生命都還在,只要是能花錢能解決的都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