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夏中的貼心服務 臺中志工「疫」起守護健康

「真是挑戰!挑戰!一時湧進一千多人,人山人海,茶水一桶一桶地燒、防疫茶一桶一桶地泡,冰塊一塊塊地放,還是來不及給他們止渴!」

2022年4月開始,臺灣再度受到新冠疫情威脅,到六月份,新冠病毒以每天超過數萬人確診的速度散播,政府為加強抵抗力較弱的長者防疫,特別在6月下旬起,於全台各縣市實施65歲以上長者施打第四劑疫苗的措施,藉以保護長者的健康。

2022年6月22日起,臺中市政府啟動65歲以上長者疫苗施打計劃,其中,臺中地區共有7個慈濟園區提供做為疫苗施打場地。

根據2022年年初疫苗施打的經驗,臺中地區針對長者施打率通常不到三成,因此,包括市府、各區公所及支援醫護或志工,都依之前的作業模式開站執行新一波的疫苗施打作業。但沒想到,2022年6月份針對65歲以上長者疫苗施打的排程,竟然出現超乎預期的施打人潮,其中臺中潭子地區十個里,於6月22日、23日兩天湧來近兩千人的65歲以上長者到潭子慈濟心田聯絡處打疫苗。

疫苗施打及陪同家中長輩前來施打疫苗的人數突然爆增,再加上在現場同時發放禮券和快篩劑,年長者手腳比較慢,簽名的速度也快不了。6月22日這一天,剛好又是夏至過後炎熱盛夏的天候,作業速度慢、在高溫下排隊人潮多、不耐久等的民眾,不滿情緒此起彼落。

此時,在現場擔任疫苗施打作業工作人員的慈濟志工如何應變?著實是一大考驗。幸好,慈濟各園區通報與處理應變機制健全,投入承擔服務的志工也都是熱心且都擁有豐富的服務經驗,因此,包括立即調度涼風扇、增設帳篷、調度遮陽傘具、提供茶水服務等,可作為驅暑設備與服務幾乎都能馬上應變補上,也讓等待的民眾感受到貼心與溫馨。但,忙著服務別人的同時,這些承擔的志工卻忙到了忘我境界,在溽暑的氣溫下來回地服務,差點把自己也給忙壞。

在6月22日、23日的慈濟心田聯絡處疫苗施打場地中,常可以看到,志工一邊安撫會眾、同時引導到陰涼處、奉上茶水、彎腰為會眾盛茶。中午時分,許多志工腰已痠到無法直立,但為了要照顧好等待施打疫苗的民眾與家屬,志工還得持續協助燒茶水、拿冰塊、盛茶,又擔心過中午了,怕會眾等到餓極了,趕緊張羅煮來香噴噴的大鍋麵線,雙手再奉上,讓會眾暫時止飢。

在室外服務的志工需要面對炎熱天候與民眾情緒安撫,在室內協助疫苗施打的志工也不輕鬆,因為在人潮洶湧的狀況,室內的冷氣設備,無法正常發揮讓空間環境舒爽的功能,加上場內志工得穿滿一身防護裝備在協助疫苗施打作業,悶熱,加上一身不透風的防護裝,用「熱到爆」來形容並不為過。

從2020年臺灣進入全民防疫時代後,政府部門或民間志工團體、慈善組織通力合作下,一直在盡心盡力守護全民健康,有他們這一群人,在疫情期間,付出無所求的投入防疫,期待的就是臺灣平安、大家平安,這是全民最一致的共識。

(撰文:張麗雲、石于芳、林雪花,攝影:吳美惠、何佳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