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好讀更好看”,Facebook和Instagram下足了力氣

Facebook表示,這一系列的改變不應該影響頁面的訪問量和流量。
產品沒有最終版,因為永遠都在更新迭代中。

最近Facebook的更新就有點多。在對Trending News進行重新設計後,Facebook又對News Feed "動刀“,希望該功能可以變的更清晰、更易點擊以及更好評論。具體來說,Facebook中的評論都會以線狀呈現,開始和結尾的評論都可以清晰可見。

與此同時,Instagram也對評論區進行了一點小改動,現在用戶可以直接在另一個人的評論下方進行回复。

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好讀更好看”,Facebook和Instagram下足了力氣
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好讀更好看”,Facebook和Instagram下足了力氣

Facebook定期更新網站及App的設計(清除那些沒必要的、用戶體驗不好的界面設計),主要是想為用戶創造一個更流暢、更舒適的閱讀體驗。比如,如今Facebook界面的留白越來越多,這一設計主要是出於緩解用戶眼睛疲勞以及使屏幕內容更生動的考慮。

對此,Facebook設計團隊表示:“我們不只是對產品邊邊角角的設計進行調整,而是想讓數十億用戶每天使用的時候有更好的體驗。Facebook和Instagram中的改變,未來幾周用戶可以在iOS版和Android版更新中看到。

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好讀更好看”,Facebook和Instagram下足了力氣
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好讀更好看”,Facebook和Instagram下足了力氣
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好讀更好看”,Facebook和Instagram下足了力氣
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好讀更好看”,Facebook和Instagram下足了力氣
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好讀更好看”,Facebook和Instagram下足了力氣
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好讀更好看”,Facebook和Instagram下足了力氣

Facebook中的評論

Facebook採用了Messenger中所使用的氣泡式的評論方式。這會讓按時間線排列的評論看起來更加清晰,同時也鼓勵用戶快速創建私密對話。

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好讀更好看”,Facebook和Instagram下足了力氣
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好讀更好看”,Facebook和Instagram下足了力氣

導航欄和點贊按鈕

從下圖來看,Facebook把導航欄(包括點贊、評論和分享按鈕)整體做的更大,而且三個按鈕採用了未填充的設計。與此同時,Facebook還將通知標識改為警鈴,可以使用戶看內容的時候少分心。

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好讀更好看”,Facebook和Instagram下足了力氣
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好讀更好看”,Facebook和Instagram下足了力氣

其他更清晰的設計,還包括更高對比度的文字,更容易看到的圓形頭像。而且Link預覽現在也變得更大了,它可以讓更多的人點擊並發送到其他網站。另外,URL域名現在更加突出,直接出現在標題之上。

然而,Facebook表示,這一系列的改變不應該影響頁面的訪問量和流量。

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好讀更好看”,Facebook和Instagram下足了力氣
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好讀更好看”,Facebook和Instagram下足了力氣

清楚自己在看什麼

Facebook並不想用戶迷失在News Feed中。現在用戶可以看到非常明顯的標題,以及更大的黑色後退按鈕。

對此,Facebook表示:“在點擊一個link之前,就可以清楚的知道接下來會看到什麼。”

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好讀更好看”,Facebook和Instagram下足了力氣
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好讀更好看”,Facebook和Instagram下足了力氣

毫無意義,Facebook和Instagram做的這些改變,都是為了給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以及進一步的增加用戶粘性。然而,用戶沉迷社交網絡已經是一個不得不引起重視的問題。

數據顯示,Facebook的用戶已經達到20多億,Instagram的用戶也已經達到7億。另外,Facebook旗下的另外兩款社交產品WhatsApp和Messenger的用戶也均達到12億。算起來,地球上近一半的用戶都在用Facebook家的社交產品。儘管Facebook也在做多種努力,讓用戶看的內容更有價值。但也有人將熱門社交產品比作毒品,越用越上癮。

在中國,同樣有一款用戶將逼近10億的社交產品微信。通過微信旗下的各大公眾號,用戶每天都可以看到該產品的更新迭代。除了想吸引盡可能多的用戶外,微信還想通過小程序俘獲更多的商家。總之說來,微信想在自己構建的生態中,包攬用戶吃穿住行的方方面面。這也導致,微信是中國用戶花費時間最長的App。

雖然“微信之父”張小龍提到讓用戶少花時間在微信上(而是把省出來的時間多陪家人),但微信創造的無所不包的生活生態帶來的便利性似乎早已讓用戶無法割捨,或許這本身就存在博弈。

來源出處:http://36kr.com/p/5088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