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入境不普篩?陳時中親揭2原因

生活中心/游舒婷報導

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延燒至今已半年過去,但似乎沒有歇停跡象,台灣近日更是頻頻傳出境外移入的案例,掀起民眾不安的情緒。到底要不要「入境普篩」,再度掀起熱議,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便回應了「不施行」的原因。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5日開記者會,有媒體提出是否可以檢疫14天後,再配合一次篩檢做雙重保障?當時陳時中鬆口表示覺得很動心,但依國際研究顯示「距離個案發病日達10天後,或無症狀者距第一次採檢陽性10天後,幾乎已無傳染力」,疾病管制署組長楊靖慧也指出,篩檢需大幅動用人力,若在已經沒有傳染能力的前提下,這樣的做法只會造成人力耗廢。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表示,日本、泰國、冰島及香港等國雖實施入境普篩,但卻未有效控制疫情;陳時中就指出,根據菲律賓篩檢經驗,還是出現漏篩者,因此用入境普篩取代居家檢疫是絕對不可能的。

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委員李秉穎也說過,根據國內監測資料,入境時針對有症狀者篩檢,有35%個案未被驗出,若入境篩檢出陰性卻未落實檢疫,恐遺漏約35%病例。

至於是否入境普篩配上居家檢疫?陳時中表示,若實施可能會讓民眾鬆懈,進一步出現不服居家檢疫的狀況,所以不願意冒險。

專家諮詢小組委員李秉穎解釋居檢結束篩檢的成本。(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專家諮詢小組委員李秉穎解釋居檢結束篩檢的成本。(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因此,綜合專家及現況考量,重視「居家檢疫」比「入境普篩」更重要,疫情指揮中心表示,我國現有的居家檢疫政策,對於少數篩檢遺漏的病例來說更有攔截效果,因為經過14天的檢疫後,其傳染力已經大幅降低,更可以防堵社區感染的風險。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追求零確診沒意義」醫揭無症狀驚人數據 勸這3事最重要
中國爆新布尼亞病毒已7死 醫師警告:不排除人傳人可能性
鬧鐘這樣設「1天爽睡2次」妙招曝光 網卻狂勸:母湯!
買預售屋怕遇到惡鄰居?網曝篩選關鍵「這條件決定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