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害怕幸福?如何讓刺蝟慢慢接受擁抱?從創傷心理學說起

文:Andy H.W. Fung, PhD, RSW(註冊社工)& Celeste T. L. Chan(社工課程學生)

趨樂避苦是人的本能。逃避(avoidance)有時候可以幫助我們遠離痛苦和傷害,有時候卻令我們放棄獲得喜樂的機會,正如太宰治於《人間失格》寫道:「膽小鬼連幸福都會害怕,碰到棉花都會受傷,有時還被幸福所傷」。然而,逃避並不可恥,其實一切也許都是學習而來的,不過是人之常情(參見拙文:一切都是「學習」而來的:創傷與解離的復原之旅)。

小晴是一個在破碎家庭裡成長的孩子。儘管她沒有經歷過危及生命的創傷或災難,但長期的人際關係壓力、缺乏愛護的環境,讓她逐漸變得自主獨立、不靠他人,變得「懂事」。每次肚餓或受寒時,父母都沒空回應。慢慢地,她學會了自己解決問題,不再奢望其他人能幫助自己;每次悲傷痛哭時,父母都叫她別阻著大人做事。慢慢地,她學會了收起自己的情緒;每次當她鼓起勇氣想表達自己的感受時,卻沒人在意。慢慢地,她學會了隱藏自己的感受。因為沒人疼惜,她索性不求別人疼惜。因為沒人可以信靠,或可信靠的人常常不在身邊,她乾脆斷絕這些人際關係上的連繫。這沒有對錯,只是成長環境使然,被迫「學習」來保護自己的方法而已。

從創傷心理學的角度出發,Steele et al.(2005)認為經歷過傷痛與不幸的人,可能會有各種各樣的「恐懼」(phobia),這包括對依附關係的恐懼、對傷痛記憶的恐懼、對內心經驗與情緒的恐懼,甚至是對自我的恐懼,以及對親密關係的恐懼。這些解離恐懼(dissociative phobia),是創傷倖存者之特質(注意:這裡所謂的創傷,不一定是危及生命的重大事件,也可能是慢性壓力例如言語暴力和情感忽略)。如果一個人內心有一些難以承受的情緒或記憶,那麼要維持日常生活功能、避免「瘋掉」的做法就是害怕它、迴避它、遠離它,不去接觸它。解離的恐懼,讓我們迴避自己的情感,讓我們迴避可能觸發傷痛處的人際關係,這樣我們就可以暫且安然生活下去。這是經歷過傷痛與不幸的人內心自我防衛的做法,也是無可厚非。

隨著解離恐懼而來的恐懼,藉由「操作制約」(instrumental conditioning)和「評價制約」(evaluative conditioning)而增強。如果我有一部分的自己承載著痛苦的情緒或記憶,若我去接觸或面對這些自我部分,那我豈不也會受到傷害?不知不覺地,經歷過傷痛與不幸的人,可能會開始害怕自己,選擇迴避或壓抑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迴避是一種常見的創傷後反應,也是創傷後壓力症(PTSD)的特徵之一。我們最近進行了一項為期6個月的研究,追蹤了230位香港人的身心狀況。我們發現,參加者起始時的經驗迴避(experiential avoidance)水平,能有效預測6個月後的複雜型PTSD症狀。換句話說,如果一個人害怕自己的感覺、迴避自己的情感經驗,尤其如果她曾經歷創傷或壓力事件的話,她隨後的複雜型PTSD症狀可能會較不太理想(Lam et al., 2023)。再淺白一點地說,即迴避行為有可能會直接或間接增加創傷倖存者的身心症狀。

誠如上述所言,迴避並沒有錯,乃人之常情,我們也不用勉強自己一下子作出改變。只是每個行為背後都有機會成本,當我們嘗試保護自己時,可能就會錯過了一些東西了。

精神科醫生Dr Colin Ross認為,很多心理症狀行為本質上都是迴避來的,包括某部分成癮行為。他認為,「成癮 (迴避) 的相反就是脫敏」(addiction (avoidance) is the opposite of desensitization)(Ross, 2007)。如果小晴沉醉於某些東西,例如煙酒,她就可以暫時逃離「此時此地」,以迴避內在的痛苦與外在的壓力。相反,如果她不迴避,她就要直接面對此時此地的感受,這可能包括目前難以承受的痛苦,或過去傷痛的記憶,也可能要不得不承認:「原來我受傷了。」

如果您的伴侶、家人或子女,曾遭遇過痛苦或不幸,有著迴避行為,您要做的並不是強迫她去改變。您可以為她創造一個安全的環境,默默支持她,讓她慢慢來、順著自己的腳步就好了。既然一切都是學習以來,過去的不幸讓她學會了迴避,那麼您的存在和支持也可以使她慢慢重新學習。您無條件的愛,讓她知道,原來這世界也可以有安全的地方,原來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感受是OK的,原來自己是有人重視的,原來自己是可以被愛的。在身心復原的路上,slower is faster。

如果您自己也曾遭遇不幸,經歷過被人傷害或忽視,我們想讓您知道,您的感受是真實的,您感覺到失望、悲傷甚或憤怒都是正常的。您的行為,儘管別人可能不理解、不明白,但一切都是合情合理。您並不用急著改變。那些疼惜您的人、為您好的人,不會強逼您改變自己的步伐。我們也希望讓您知道,儘管這世界上有一些不太好的人和事,但這裡還是有一些可靠的人、可以欣賞的地方。慢慢地,您也會找到一個可以表達情感的安全空間,您也能學會在埋藏自己和表露自己之間取得一個平衡。這段路不容易,辛苦了,您值得更好的。

延伸閱讀
詹順貴:才剛成為國會最大黨,國民黨為何膽敢如此囂張忘形、恣意妄為?
中國「低消費」是公開的秘密,要達到內循環平衡必須大力發展服務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