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政府補助私大學雜費要「普發」而不「排富」?

文:林廷宇(筆者為政治系、社會系、哲學系三主修的私大學生)

上半年賴清德副總統在一場朝陽科技大學的演講當中,提出私立大學學費補助的政見,引起全台關注,部分支持者認為,在現行制度下,國家嚴格限制私立大學學費上限的同時,卻大肆補助公立大學,導致兩者發展在結構發展上絕對性的不公平,故補助私立大學是當下最有效達成高教平權的政策;部分反對者則認為,補助私大學費並未改善台灣高等教育改革後的病灶,反而是將重要的經費放到錯誤的地方,讓辦學不佳的私立大學得以苟延殘喘,違反當初收拾改善高教改革後果的初衷。

近來,隨著私大學費補助政策已開始陸續撥款,筆者身為私立大學大三學生,原先就申請了弱勢助學金27,500元,現況亦是收到17,500元的行政院減免,故共計這學期學雜費減免45,000元,整體註冊費用不至一萬。

這樣的結果,被許多人重新討論其效益與解決性,相關反對言論亦是甚囂塵上,出現許多似是而非的言論,如「私立大學學費比國立低,把當初努力讀書考上國立大學的人當白痴嗎?」,更甚是升級到對整個私大學生群體的人身攻擊。

事實澄清:符合條件的公立大學學生亦有補助、公立大學仍比私大便宜

然而,根據教育部去年六月底所公布的大專院校學雜費減免政策,公立大學學生家庭年所得低於90、70萬,亦分別有一年1.5萬、2萬元的學雜費補助。是故,該政策不僅是私大學生受益外,許多經濟弱勢的公立大學學生也得以拿到補助。

根據一般公、私立大學收費行情,一學期的學雜費分別在2.5、5萬元左右。私大學費補助至多使學費減免至2.2萬,使其收費水準大致比照公立大學,多數私大學生只可以得到一學期1.75萬元學雜費補助,使學費為一學期3.2萬元左右,私大比公立大學便宜之說,不攻自破。

為什麼補助所有人?行政成本的觀點

許多人的疑問是「為什麼政策不排富?」,現況下的高等教育政策是否有排富的補助弱勢措施?有的,低、中低收入戶在升學上有弱勢管道。如台灣大學在學測個人申請有「希望組」,希望幫助到經濟與家庭弱勢學生,實踐教育翻轉階級的目標;在學雜費上,亦有政府保障分別減免60%、100%(全免)。

雖然中低收入戶的學費減免相當高,但事實上台灣中低收入戶的門檻相當嚴苛。如筆者家庭因一塊房地產,即使家庭收入再多麼微薄,也是不符資格。也有部分人因「擬制收入」或其他千奇百怪的理由被拒之門外。所以,協助家庭年所得PR0~40大專院校學生的弱勢助學金就此誕生,根據教育部統計,110年弱勢助學金共發放約十億元,受益學生4萬餘人。

然而,這個制度也有破洞。舉例而言,在這種一刀切的救濟制度下,難道家庭年所得在PR41的難道就比PR40的過得更不苦嗎?倘若要排富,要排到何種程度?如果只是要討論針對中低收入戶的補助,原本的制度就已經有了,政府僅只需要修改,但不必重新設計。而這結論,勢必也非大眾所望。

那對政府部門而言呢?如果今天門檻限制為中低收入戶,只需要填個申請表,並且看到中低收入戶證明即可判定符合資格。反之,越多的限制門檻,只會使得申請者的時間成本與政府部門的行政成本大幅增加,連帶讓行政效率,更甚是至關重要的撥款速度大打折扣。俗話說得好,「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更多的規定、門檻,換來得不是效率,而是緩慢和更多的漏洞,有需要的人也拿不到補助;有心鑽漏洞的人,也得以拿到不屬於他的好處。

如果我們要為了防堵有錢人獲得學費補助,而新設立一個門檻,所得來的代價很有可能會是,政府部門必須勞師動眾調出海量資料審查門檻。無意中又將那些需要補助的弱勢學生給篩掉,而跟政府原初的目的相去甚遠。

當然,私立大學學費補助必然不是最完美的政策。該政策至多只能解決高教平權問題,無法解決部分學生和社會人士所更加在乎的「高教品質」問題。在這政策中,更能夠看見許多國立大學,更甚是頂大學生們的「相對剝奪感」,多半亦指涉出台灣的高教品質問題。如在網路上,「國家與其補助一群私立廢物玩69,為什麼不花錢提升一下台大可悲的QS69名」的嘲諷言語屢見不鮮。

然而,若把視角看開一點,不論是高教平權,還是高教品質問題,都並非是個單選題,而是多選題。台灣高教議題多如牛毛,上述兩個僅為大方向而已,許多社會議題亦是如此。

在台灣的公民社會當中,往往大眾討論社會議題時,會將相關的議題混為一談,並指出為何有錢不去做這些議題?照顧這些群體?更甚上升到「圖利特定團體」、「政策買票」,但這不代表其他議題不重要,又或者政府沒做,時常能看到的是,這些群體的政策有持續精進,而部分批評者對於這些一問三不知。

綜上所述,普發學雜費補助政策有利於改善私校生存與協助這些門檻之下被漏接的弱勢學生,但政府不應以此為滿足,高教議題涉及眾多面向,此乃只是冰山一角,大專院校師生比、軟硬體設備升級、教師薪水、專案教師比例過高等都是更加棘手的問題,都仍有其改善空間。

延伸閱讀
移民外地,孩子還要學中文嗎?
德國另類選擇黨對馬斯克的態度,取決於能從「超級工廠擴建案」撈到多少選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