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職場教練警告:遇到稱自己什麼都懂的人,請快逃?

在職場上常能見到有一類人:對什麼話題都能滔滔不絕,甚至表示找他就有解。到底,對這種聲稱什麼都懂的人,該用什麼方式相處?長期輔導歐美企業高層的企業教練史托伯格,卻警告指出,若你遇到這類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快逃!為何他如此戒慎恐懼?

「這個我最懂!」職場上這類人如何因應?

「跟你說,這件事你問我就對了!」

在職場上,我們常遇到會議上什麼話題都能接的主管或同事,像是無所不懂。也許一些人會認為,既然他如此自信地在老闆面前常常發言,以後需要敬他三分,甚至未來要趁空檔時結交,以方便跟他請教工作上的眉角。

然而,長期協助財星五百大公司主管,創造卓越成果的職場教練布萊德‧史托伯格(Brad Stulberg)卻警告,如果你遇到聲稱什麼都懂,或是表現得像是甚麼都懂的人,最好的方式是快逃!為什麼?

在他所著的《踏實感的練習:走出過度努力的耗損,打造持久的成功》(天下文化出版)中,史托伯格指出,因為,無所不懂的人在這世界上基本不存在。而這類看似自信爆棚的強者,其實就像吹到很滿的氣球,可能一刺就破。

因為只要你不小心用一句話或一件小事,戳破他們的強人假象,他們會因無法承受,最後全面崩潰。不僅這類人急需心理諮商,他們的當場回應更無法預測,可能會帶給你難以承受的後果。

他曾強撐假面,因此被自殺念頭襲擊

在史托伯格眼中,這類人是典型的「冒名頂替症候群(Impostor Syndrome)」患者,他們的強大,都是裝出來的。至於他為何對這些人戒慎恐懼,是因為他以前也曾是這樣假裝強大的人。

史托伯格回憶,自己剛開始企業教練的工作時,由於面對的都是大企業高層精英,往往在與客戶會面的路上,心中總是焦慮想著:「我真能教他們什麼?等到他們摸清楚我的本事,我就慘了。」

而後,當他慢慢熬出名聲,許多知名媒體都開始發表或引用他的文章時,他反而更難熬,覺得自己是個冒牌貨,常常一整天都在極度焦慮的狀態中度過,卻要在這些精英客戶前強撐一個完美的形象。

「冒名頂替症候群(Impostor Syndrome)」患者的強大,都是裝出來的。取自pixabay
「冒名頂替症候群(Impostor Syndrome)」患者的強大,都是裝出來的。取自pixabay

某天,當史托伯格收到一封年輕人的來信,詢問他如何能年方31歲,就能獲得如此成就時,他當場不覺高興,卻冷汗直流,覺得自己總有一天,會被人揭穿不是什麼厲害的職場專家,情緒上接近崩潰。

隨後,他決定寫文章坦承自己染上強迫症,更曾在開長途車時,被莫名的自殺念頭襲擊,並常常深覺自己是個冒牌貨或者騙子,既脆弱又害怕。

結果,這篇文章並未讓他的職場專家形象被破壞,反而引來數百封讀者熱心回信,並且分享自己的心理疾病歷程。

史托伯格從此決定,與那個老是強撐假面的自己告別:不試圖做超人,做自己就好。

為何愈來愈多人愛過「雙面人生」?

不過,史托伯格也發現,在社群媒體的助長下,這種過「雙面人生」,喜愛撐出完美假面的人士似乎增加中。他觀察,許多人熱愛在網路或社群平台上展現完美的自我,結果是強化了周遭所有人都以為人生要這樣過才完美,結果也學會偽裝自己。

例如,年輕爸媽會在社群上分享可愛寶寶的照片,卻絕口不提被孩子吵醒的失眠夜晚;或跟另一半爭吵帶來的壓力。企業人士老愛在領英(Linkedin)談到自己近期事業上斬獲,卻不講過程中的倦怠,以及人際關係因工作帶來的崩壞。

而當週遭人看到這些過濾後的社群貼文,通常只會形成惡性循環:決定自己也發布更多夢幻美好人生的虛假貼文。

最後,史托伯格指出,這樣的強化效果,會讓在社群上偽裝自己的人,也將假面形象延伸到實體世界,在職場甚至自我對話中,也傾向打造一個完美版本的自我,最終帶來心理學所謂的「認知失調」,也就是真實的你,跟你所認定的版本相去甚遠,恐將帶來眾多心理疾病。

如果你就是那個「冒牌貨」…

但,如果你現在就是那個深受冒名頂替症候群所苦的人,該怎麼辦?史托伯格的建議是,請學著展現你的脆弱一面。他明白,曝光自己的瑕疵,一開始常會很難受。不過,其實週遭人看到你卸下偽裝,通常不會笑你,反而是鬆了一口氣,心裡想:總算遇到一個不假裝的人了!隨後和你能建立更緊密的信任關係。

也許,是時候別再獨自承擔你的脆弱。

《踏實感的練習:走出過度努力的耗損,打造持久的成功》書封。天下文化提供
《踏實感的練習:走出過度努力的耗損,打造持久的成功》書封。天下文化提供


更多精采報導,歡迎加入《遠見》 Line官方帳號

更多精采報導,歡迎加入《遠見》 Line官方帳號!

看更多遠見雜誌文章:
中斷瞎忙循環?請拒當辦公室裡的「直升機父母」
不懂「為自己設限」,你只會愈忙愈沒生產力?
職場人脈只能靠交際?幽默外向都不重要,重點是掌握「這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