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戲背傷當勳章】張孝全爆料兒話多「頭好痛」 想當他朋友不擔心叛逆期

張孝全在第二季中面臨棘手的父女關係。(NETFLIX提供)
張孝全在第二季中面臨棘手的父女關係。(NETFLIX提供)

張孝全在《誰是被害者:第2季》中和叛逆期的女兒李沐無法溝通,甚至最後女兒還離家出走,戲外的他兒子才5歲,兒子活潑話多,有時候都讓他頭痛,他希望自己未來是個能良性溝通的老爸,「就像我們的生命裡面,在青春期叛逆期,真的有些時刻,當你快要義無反顧的時候,可能就有那麼一位或許是長輩、哥哥、姐姐或一位朋友提醒引導,或許從此以後你的人生會是不一樣的」,希望自己在重要時刻成為兒子的明燈。

張孝全自己出道的早,其實沒有做過演員以外的事,某些程度和真實社會或許還是有些距離,但誰沒叛逆過,《誰是被害者:第2季》劇中他和女兒有極大代溝,卻不知如何下手,只能讓時間證明自己的愛。現實生活中,張孝全希望自己能當孩子的朋友,「當他叛逆的時候,我或許會有程度地讓他去做他想做的事情」,他知道越是阻擋,有時候往往會是反效果。

「畢竟自己也曾經有過叛逆期,其實我很明白,有些時候父母在旁邊說是沒有用的,有些時候必須讓孩子去試試,去撞個滿頭包,他可能才會知道:『喔!我應該要這樣,不應該那樣』,所以我們是能溝通的話,當覺得他快要超越那個界線的時候,還是需要拉他們一把。」

張孝全和蘇慧倫二度合作十分有默契。(NETFLIX提供)
張孝全和蘇慧倫二度合作十分有默契。(NETFLIX提供)

《誰是被害者:第2季》即使建立在懸疑凶殺的背景,但劇情最後在親子關係、友情關係上都發人省思,張孝全身為劇中靈魂人物,「我覺得裡面人物之間的關係跟狀態,確實是可以帶入現在生活中的每一個人,不管父女,親情、友情、職場」更進一步說,「我覺得『理解』這件事情,說起來好像很簡單,但感覺在現今這個社會不是那麼容易的,雖然所謂的網路、social media,讓我們更快與直接的得到資訊,也更快的傳遞訊息,讓我們更快的可以與彼此溝通,但其實往往它可能留在一個表面」。

他也有感而發說,「好像因為這樣,也不知道為什麼,我覺得網路世界變大了,但人卻越來越封閉、越來越走在一個極端上,網路看似帶給人們更寬廣的世界,卻反而讓人的心變得越來越窄、越來越小,越來越沒有包容力,越來越不願意去理解與自己不同的個體,所以理解很重要,這部戲的每一個角色也許都可以代入,不急著做定論,先試著放寬心去『理解』。」

張孝全在戲裡的角色設計鮮明。(NETFLIX提供)
張孝全在戲裡的角色設計鮮明。(NETFLIX提供)

被問劇中他飾演的亞斯伯格症時常出現挑眉的習慣動作,被問設計的起源和巧思,他說:「當初會有這個狀態,是當方毅任在無法抒發或解決問題的時候某一種習慣性的動作,像有人可能是摳手來發洩壓抑或緊張,可是在方毅任身上可能是挑眉或擠眉,而且那個時候這個動作會出現,純粹是我們在第一季第一天拍攝的時候,在酒店打聽曉孟消息的那個場次很自然出現的,當出現後導演看到,就決定我們來保留這個動作來呈現方毅任身上的一個符號。」

更多鏡週刊報導
【獨家】【為戲背傷當勳章】傷處危險難開刀 張孝全拍戲胸椎骨折
【為戲背傷當勳章】柯震東遭無人機撞臉掛彩「縫30針」 《不夠善良》拍攝也受影響
【獨家】【充電再進化】單親媽重當學生 阿諾遭爆素顏讀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