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身障者請路權 宜昌國小獲小學生公益行動首獎

學生人行道踏查
學生人行道踏查

花蓮縣立宜昌國小六年級學生鄭永濬、陳鏖軒、趙向及溫宗頎,以「身不由己~找回身心障礙者的道路使用權」為題,關心身障者道路行走的安全、呼籲改善道路與公共設施的安全性,獲「小學生公益行動」全國第一名。

 

三年前的一次「盲人體驗活動」,讓學生們發現,道路潛藏著各種危機,讓身障者在行走時「步步驚心」,因此開啟了他們對於身障者行走權益的好奇。學生們先從學校附近道路踏查,發現道路上的變電箱擋路、路面凹凸不平、路邊堆放私人物品或機踏車等,就連明眼人都需到處閃避,更何況是行動有困難的身心障礙者。


後來,學生們在課程中,展開全面性問題探究,採訪議員、家長、身心障礙者,瞭解無障礙設施的相關規範,更實際乘坐輪椅,以身障者的角度,到市區金三角地區調查紀錄,最後,孩子們還展開民調,發現超過九成民眾認為人行道問題應該要被改善、認同身障者有使用人行道路的權利,且人行道設計應該同時兼顧所有人的需求。


學生們做出結論後,主動聯繫花蓮市長,不僅獲得市長親自接待,市長也與孩子們到街頭踏查,不僅允諾會積極處理人行道相關問題,市公所也編列相關經費,逐步改善現有無障礙設施問題。


陳鏖軒同學說,在行動結束後,發現斜坡道出口的停車格已被大量塗銷、部分店家突出的招牌被拆除,部份路上的斑馬線也新增了導盲線,讓他們很有成就感。溫宗頎同學也說,身心障礙者的道路使用問題,不只花蓮才有,他們希望透過這個行動,為身心障礙者發聲,讓更多人關注身心障礙者的行走權益。


宜昌國小校長丁嘉琦表示,學校資優資源班,長期透過專題研究與領導情意課程,讓學生從環境中覺察問題、尋找解決方式,以實際行動解決問題。這次學生的研究不僅獲得「小學生公益行動」全國第一名,也被地方政府重視,顯示小學生也能對社會有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