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開發四接協和電廠製造北部缺電假象? 環團批政府耍無賴

環團召開記者會反對四接協和電廠。(蔡宗穎攝)
環團召開記者會反對四接協和電廠。(蔡宗穎攝)

經濟部與台電董事長曾文生日前稱台灣有缺電問題,更稱台電不核供桃園以北5MW以上的資料中心。環團批評,該言論帶風向引起南北戰爭,限制北部縣市產業發展,直言北部需要的是再生能源、節能、儲能、能源管理等4能,而非更多火力開發,專家也批評,為了開發協和四接又將北部切割為北東、北西兩部分,根本是耍無賴。

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今召開記者會批評,經濟部與台電在媒體上帶風向引發「南北戰爭」、以北部縣市政治色彩來限制產業發展,更將零和二元謬論之箭靶,直指基隆港與基隆外 木山海岸,成為北部發電的犧牲品。

行動小組指出,以台灣各電廠發電容量計算,即使協和電廠於今年底除役,北部火電仍高於中部與南部,北部需要的是「四能」,亦即「再生能源」與節能、儲能與能源管理,而非更多火力電廠開發。政府別只會不負責任用錯誤訊息帶風向,應立即對10年5000億的強化電網韌性計畫進行總檢討。

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召集人王醒之表示,台電近日的帶風向說法「四接遮三醜」,協和四接幾乎已經變成台電高層的「遮羞布」。

王醒之指出,北部電網的火力發電就算協和電廠今年底除役後,仍高於中部與南部,因此,北部電網真正應該應該要解決的是北西與北東區域間電網「融通上限」的問題,而不是用電力開發的舊思維拼命蓋火力電廠遮掩問題。

王醒之強調,依據李昭興博士研究,協和電廠外新瀨海底火山所蘊藏的地熱發電潛力高達50萬瓩,剛好足以填補未來台電聲稱北東電網的電力缺口,面對2050淨零碳排的大限,此刻應該直接轉型為地熱發電的再生能源電廠,而非瘋狂擴大高碳排的火力發電、依賴遲至2033年才會完工的協和燃氣電廠。台灣真正缺的是綠電,強推協和四接正足以遮掩政府長年來對於地熱發電的輕視與怠惰。

王醒之痛批,台電為了強推協和四接,大玩切蛋糕遊戲,把竹科用電劃歸北部,製造北部用電缺口假象,更不惜以「南電北送」的偏誤訊息製造南北區域對立,但若從基隆與東北角鄉鎮的區域觀點來看,火發電反而大多都是「北電南送」,但環境成本都是由在地居民承擔,遑論協和四接更將同時犧牲基隆港營運、海洋生態與城市安全。經濟部與台電應誠實盤點電力供需,尋求更永續友善的替代方案,而非主動挑起區域矛盾、遮掩長期以來的發展失衡,繼續對弱勢區域軟土深掘。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職律師蔡雅瀅表示,經濟部以「北部缺電」為由,限制「桃園以北」供電,但細看經濟部文宣中的「北部」,包含「新竹縣、新竹市及連江縣」。而2023年新竹縣市用電共210.29億度,發電約22.61億度,差額187.68億度,接近經濟部所謂北部電力缺口181億度。「北北基宜桃」電力供需平衡,和用電量高、發電量少的新竹縣市合併計算後,才變缺電。

蔡雅瀅說明,早期電網分類,「北部」指新竹縣鳳山溪以北,包含新竹、桃園交界處的新桃電廠及部分新竹縣,不含竹科及大部分的新竹縣市。其後為開發深澳燃煤電廠,製造北部缺電假象,而修改「北部」定義包含整個新竹縣市。政府既規劃在苗栗通霄電廠至竹科間設置3GW直供幹線,從電網角度,竹科回歸分類在「中部」。就算不修改分類,也不該明明「北北基宜桃」電力供需平衡,卻利用併入新竹縣市計算,產生缺口,懲罰「桃園以北」或強推協和四接。

蔡雅瀅指出,北部有7座火力電廠共發電1432萬瓩,就算扣除年底除役的協和100萬瓩,仍高達1332萬瓩,為北中南各區最高,北部的火電較中、南部多。而2023年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則為,北部約181萬瓩、中部約819萬瓩、南部約595萬瓩、東部近50萬瓩。顯示北部再生能源遠較中、南部少。

蔡雅瀅強調,北部火電多、再生能源少,應優先發展再生能源,否則蓋再多火電,還是可能因「綠電先行」,優先調度中南部的再生能源。北部逐漸以再生能源取代火電,更能落實區域平衡。

珍愛藻礁公投領銜人潘忠政表示,桃園有大潭、長生、國光等3座火力電廠,裝置容量共899.62萬瓩,是全國火力電廠裝置容量最高的縣市。大潭電廠在新7、8、9號機全部商轉後,將成為全球最大燃氣電廠。桃園已經承受非常多的火力電廠空污與碳排,政府卻要用限制供電給桃園以北的縣市,來逼迫北部蓋更多火力電廠,十分不合理。

潘忠政批評,為開發協和四接,竟將北部切割為北西、北東兩塊,甚至改口稱「大潭新增電力送不到北東,需要再蓋協和四接」,根本是耍無賴的做法。而台灣實際上只有一個電網,這次台電的新聞稿也公開表示「台灣總體不缺電」,如果整體不缺電,那麼北西北東間有電網瓶頸,應該直接改善電網,而不是犧牲「基隆市水產動植物保育區」生態,蓋更多火力發電設施。

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秘書長高茹萍建議,應積極盤點基隆及北部地區再生能源潛力場址,政府應更積極及優先考慮再生能源發展,而不是優先考慮火力發電。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林彥廷表示,經濟部規畫到2033年燃氣機組新增30922MW的裝置容量,雖然有許多機組是為淘汰老舊火力機組而來,然而這個規模的燃氣容量已大約可滿足10年後夜尖峰的90%,若再加上燃煤、再生能源、抽蓄水力和儲能,不僅夜間供電無虞,白天更會因為再生能源優先併網,導致這些燃氣機組必須閒置。

林彥廷表示,協和電廠1號機若依電力資源供需報告準時上線時間為2030年,幾乎是上線就要面臨大幅減少發電的情況,電廠資產的回本需要十多年,呼籲經濟部及台電應審慎考慮四接與協和電廠的必要性,避免增加台電的閒置資產及造成碳鎖定。

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總幹事施月英表示,最新國際研究發現天然氣開採過程甲烷的全球暖化潛能是二氧化碳的86倍。面對極端氣候,我國政府還加速擴建燃氣機組,對於溫室氣體排放量更是有增無減,甚至便宜不合理的工業電價,呼籲調漲合理工業電價、拒絕協和燃氣電廠開發,別讓國人成為極端氣候下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