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下工作 糖友熱衰竭

皮膚表層血管擴張力較一般人弱

醫師廖健男說,慢性病患者外出要慎防熱傷害。 (郭綜合提供)
醫師廖健男說,慢性病患者外出要慎防熱傷害。 (郭綜合提供)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32歲李先生有糖尿病,平常在工地工作,工作期間突然感到皮膚濕冷、心跳加快、伴隨全身虛弱無力,甚至惡心與頭暈,被送往急診。檢驗發現肝指數偏高合併血中鈉濃度偏低,診斷為熱衰竭,住院3天後痊癒出院。

郭綜合醫院家醫科主任廖健男指出,正常熱的產生包含代謝熱源與環境熱源,散熱的方式則是藉由對流、傳導、輻射、與蒸發。人體基本生理之基礎產熱率為70大卡/每小時,但如果在日照下之產熱率則會超過150大卡/每小時。當環境溫度超過皮膚溫度時(約34-36℃) 就無法藉由傳導等散熱,造成熱傷害。熱傷害通常包含熱痙攣、熱昏厥、 熱衰竭及熱中暑。

廖健男說,熱痙攣是因體液喪失和電解質流失,形成電解質不平衡的狀態;熱昏厥則在炎熱的環境中長時間站立,因久站而回流不順的血液,導致腦部血流暫時不足,發生暫時性暈厥;熱衰竭常出現大量出汗、疲倦、身體全身無力、頭暈、頭痛。患者的核心體溫會上升,嚴重時可能會失去知覺,進而變成更嚴重的中暑,也是最嚴重的熱傷害。

皮膚因體溫調節中樞調節功能失常而無法散熱而呈乾燙潮紅狀態,患者體溫常超過40℃,若不儘速處理可能會引發休克、橫紋肌溶解、多重器官衰竭,瀰散性血管內凝血等致命的併發症,甚至死亡,中暑患者的死亡機率約為30-80%。

他說,慢性病患者外出活動要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像高血壓在周邊血管阻力升高,並伴有各種周邊循環變化,這些都會影響皮膚表層的血流量與速度,更容易引發熱傷害;糖尿病患者的皮膚表層血管的擴張能力較一般正常人要來的弱,若患者的血糖控制不佳造成周圍神經病變和自主神經功能障礙,更可能影響出汗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