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俄以哈戰未歇 藝術家拿起畫筆諷亂世

受到烏俄戰與以哈衝突影響,移民、難民與反戰議題更加受到關注。被喻為「藝術界奧運」的威尼斯藝術雙年展,今年就以「處處是外人」為題展出畫作,表達對戰爭難民、移民等邊緣人群的關懷。瑞士一名法裔藝術家也利用環保顏料,在草地上創作了一幅巨型畫作展現移民困境;美國紐約曼哈頓近日開設了一間博物館,展出超過160件英國藝術家班克西的作品,試圖用他諷刺寫實的街頭塗鴉,療癒全球戰地的傷痛。

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隨著中東衝突升高、烏俄戰升溫,世界各地的反戰聲浪日漸高漲,今年的威尼斯美術雙年展以關懷戰爭難民、移民、殖民的主題開辦畫展,在政治和藝術相互干涉之下,展館內外都熱鬧。

威尼斯雙年展製作人 Anca Usurelu:「談論威尼斯的殖民議題非常重要,因為這裡是一個有著冗長殖民歷史的地方,但人們很少談論它。為了要在威尼斯嘗試新的展覽方式,我們必須推進歷史,以便我們能夠在面臨當代挑戰的情況下想像新的未來。」

國際移民組織最新一期「世界移民報告」指出,全球現有1億1700萬人因遭遇戰爭、天災而被迫移民,為展現這些離鄉背井人民的生存困境,瑞士一名法裔藝術家也利用環保顏料在草地上創作了一幅巨型畫作。

瑞士藝術家 Saype:「這件藝術品的特點之一是它是用3D方式製作的。你可以看到這裡有一艘船,讓人聯想到那些載著難民穿越地中海的船隻。然後有一個小女孩拿著一座燈塔的畫,我有在畫上放了一個燈來模擬燈塔的光。」

除了關懷戰爭難民外,為宣揚反戰,最近美國紐約曼哈頓的一間新開的藝術博物館中,也展出了超過160件英國藝術家班克西的街頭塗鴉畫作複製品,透過展示其遊走在灰色地帶、諷刺寫實的創作手法大踩敏感議題,希望引發觀眾對戰爭議題的關注。

班克西博物館創始人 哈齊斯:「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最後一幅關於烏克蘭的畫作。班克西去烏克蘭畫畫,想像一下他需要多大的勇氣才能去那裡創作,你要知道連普欽都不敢他去烏克蘭看他的軍隊,班克西還在那裡畫了一幅關於當時局勢的畫,並在這幅畫中表達了反對普欽的立場。」

不只繪畫,戲劇藝術也同樣能引發人們對戰爭與和平的思考。紐約百老匯最近就以「October 7」為題上演反戰音樂劇,製作人表示,在創作這齣音樂劇時,編劇採用了大量新聞內容與戰爭倖存者的「證言」撰寫台詞,就是為了要以「無濾鏡」的形式展現戰爭的面貌。

音樂劇導演 佛瑞:「事實上,我們必須重現10月7日那天的問題核心,那就是人,無辜的人、婦女、兒童、老人遭受到了戰爭的侵襲,正如你在劇中看到的,(哈瑪斯)他們除了殺人之外沒有其他目的。」

為聲援挺巴抗議學潮與紀念1948年以色列對巴勒斯坦進行種族滅絕的「災難日」,加州大學爾灣分校出現大批學生佔據校園示威抗議。在紮營數日後,有學生開始用粉筆在地面上寫下挺巴「大字報」;還有學生高舉巴勒斯坦國旗、擊鼓呼喊反對加薩戰爭與反以色列的口號。

加州大學教授:「對於居住在加薩和難民營中的巴勒斯坦人來說,災難日是他們需要好好哀悼的日子。」

抗議學生:「這真的令人感到非常沮喪。」

16日,在德國柏林市中心區的倍倍爾廣場,則聚集了大批被哈瑪斯綁架的人質家屬,他們在這個希特勒當年焚書事件的現場擺放132張塑膠椅,並在椅背上放置自己家人的照片,大聲歌唱、控訴哈瑪斯的暴行。

人質家屬:「我們不住在加薩地帶,但我的兒子是加薩人民,是為加薩巴勒斯坦人提供人道救助公益團體的義工。儘管如此,對於那些恐怖分子,以及他們帶走的人、他們殺害的人、他們性侵和斬首的人來說,我兒子是誰並不重要,他們只關心自己身在以色列。」

以哈衝突至今已超過七個月,上百人質仍未獲釋,而以軍近日加強對加薩南部的攻擊,人道危機日益惡化,曾經支持以色列反擊哈瑪斯的德國總理蕭茲近日就指出,加薩走廊需要更多人道援助,同時他也批評以色列,若繼續對南部民眾主要聚集的避難點拉法市發動攻擊,將會不斷造成死難,盼以色列再評估相關行動。

更多 TVBS 報導
以色列歌手闖決賽!歐歌大賽引爆反戰抗議 連3年飄政治味
戰爭不見終點 瑞典扛重壓辦歐洲歌唱大賽
挺巴學潮遍地開花 學生反戰示威擴全球
聲援加薩再+1 巴哈馬承認巴勒斯坦為「獨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