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危機下 瑞士中立國地位面臨考驗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引發世界各國群起抵制,就連瑞士也跟進對實施制裁。圖為跨越邊界逃離烏克蘭的難民。(圖 : UNHCR官網)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引發世界各國群起抵制,就連瑞士也跟進對實施制裁。圖為跨越邊界逃離烏克蘭的難民。(圖 : UNHCR官網)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世界各國群起譴責並抵制,甚至連瑞士也跟進對俄羅斯實施制裁,使得瑞士多年來的中立國身份受到國內外的挑戰。

俄羅斯2月24日對烏克蘭發動攻擊,點燃了自二戰以來對歐洲國家的最大一場戰火,美國與歐盟除了譴責這項侵略行動,並隨即聯手對俄羅斯採取嚴厲制裁,部份抱持中立立場的國家也面臨是否要選邊站的考驗,包括一直以來的中立國瑞士在內。

多年來在全球政治舞台中扮演中立者的瑞士,在烏克蘭戰爭爆發一開始時主張,會維持不介入其他國家衝突的中立原則,並沒有跟進歐盟的制裁行動。

但4天後,瑞士政府在國際壓力下,選擇跟隨歐盟對俄羅斯實施的制裁行動,凍結列入歐盟黑名單上的俄羅斯公司和個人資產,並接著禁止航空技術及部分產品出口到俄羅斯,同時對俄羅斯航空公司關閉領空。

瑞士罕見表態 中立立場受質疑

瑞士罕見對國際衝突表態的決定,在國際間受到廣泛的支持。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在日前發表國情咨文時,就提到「甚至連瑞士」,都與努力追究莫斯科責任站在一起。

儘管瑞士最高行政機關聯邦委員會(Federal Council)堅稱這個決定與其中立性「相容」,但在瑞士國內仍引發了爭議。特別是要求瑞士在軍事和政治上應該完全保持中立的右翼人士批評瑞士的中立性遭到破壞,第一大黨「瑞士人民黨(SVP)」更揚言要將這個議題訴諸全民公投。

不過,瑞士新聞網站「在地」(The Local)引述蘇黎世大學(University of Zurich)國際法教授迪格曼(Oliver Diggelmann)指出,雖然瑞士政府的宣布意義重大,但不代表瑞士拋棄了中立國的地位。迪格曼說:「這些(中立)國家有法律義務,這是來自於它們作為永久中立國的地位,也就是不以軍事的方式,參與國家之間的武裝衝突,也不以武力支持衝突的參與方」。但是,迪格曼認為,承諾中立不代表承諾什麼事都不做。

瑞士長期中立 存在模糊空間

瑞士早在1815年確立了其中立國的身份。儘管瑞士一直是聯合國歐洲總部的所在地,但瑞士的中立立場,讓它一直到2002年才加入聯合國,而且一直拒絕加入歐盟。

直到今日,許多研究調查都指出,瑞士的中立立場是大多數瑞士人的自尊與認同的來源,這也與瑞士人的獨立自決意識有強烈連結。

不過,瑞士長期的中立立場,也一直存在著模糊的政治操作空間。法新社引述洛桑大學(Lausanne University)名譽教授、歷史學家約斯特(Hans-Ulrich Jost)說:「瑞士的中立性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影響,而且會依據瑞士的經濟和金融利益而被應用。」

約斯特舉例,瑞士曾拒絕加入國際抵制南非種族隔離制度的行動,「使瑞士成為黃金貿易的中間人」。

歐洲軍事合作與安理會理事國

雖然烏克蘭衝突沒有讓瑞士採取任何軍事介入行動,但仍然讓禁忌的國防議題浮上檯面。有部分人士呼籲瑞士與北約建立友好關係,或與歐盟進行國防合作,而呼籲擴大國防支出的聲浪也大幅增加。

受到烏克蘭戰爭的激發,瑞士下議院在3月10日以125票贊成,56票反對,支持瑞士申請成為2023年與2024年的聯合國安全理事會(UN Security Council)的非常任理事國。此舉被批評者認為將破壞瑞士的中立性,但瑞士聯邦委員會主張,瑞士可以藉此提升國際地位,而對涉及其中立性的議題,瑞士也可以投棄權票。

不過,瑞士歷史學家懷德默(Paul Widmer)認為,如果瑞士忠於其中立政策,可能就必須經常在安理會中投下棄權票,這不僅不利於安理會,也可能對瑞士不利,尤其瑞士已經取得在面臨困難國際局勢時,作為一位誠實協調者的重要角色。

他認為,進入安理會對瑞士的風險太大,因為它將損害瑞士的信譽並失去其做為中立者的高標準。

雖然瑞士在烏克蘭危機後的行動,不一定就此改變其中立國地位,但顯然反映出當前戰爭下的歐洲情勢,讓連長年保持中立的瑞士,也不得不採取更積極的作為來阻止戰爭。

原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