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大壩遭炸毀,基輔譴責俄羅斯釀「生態滅絕」!一文看懂這個詞的意思和起源

在烏克蘭準備對俄軍進行大規模反攻之際,位於烏克蘭南部黑爾孫州的卡科夫卡水壩(Kakhovka dam)6日疑似遭到俄軍炸毀,大量河水潰堤威脅數萬人,聶伯河(Dnipro)下游區域的民眾被迫撤離。同日,烏克蘭總統哲連斯基在推特用「生態滅絕」(ecocide)一詞形容該起事故,也讓這個源自越戰的詞彙再次受到各界關注。

烏克蘭總統哲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6日在推特(Twitter)談及水壩爆炸事件時,將該事故稱為「野蠻的生態滅絕」、「俄羅斯侵略」、「戰爭罪」(war crime)及「恐怖主義」。同一時間,烏克蘭檢察官辦公室也針對此事展開「生態滅絕」調查,而瑞典少女氣候鬥士通貝里(Greta Thunberg)也使用相同術語來描述這起事故。

事實上,這並非烏克蘭人首次用此詞彙來描述俄羅斯的惡行。今年3月,烏克蘭在「為正義團結大會」(United for Justice conference)上主持一個關於「起訴環境戰爭罪」的小組討論時,「生態滅絕」一詞再次成為全球公眾輿論的中心。

2023年6月6日空拍照顯示,烏克蘭南部卡科夫卡水壩(Kakhovka Dam)附近的村莊已遭淹沒。(美聯社)
2023年6月6日空拍照顯示,烏克蘭南部卡科夫卡水壩(Kakhovka Dam)附近的村莊已遭淹沒。(美聯社)

2023年6月6日空拍照顯示,烏克蘭南部卡科夫卡水壩(Kakhovka Dam)附近的村莊已遭淹沒。(美聯社)

最早源於越戰

9日,美國雜誌《外交政策》(FP)刊文對該詞彙的緣起展開了一番精闢解析。《外交政策》指出,「生態滅絕」(ecocide)一詞是由「生態」(ecology)和「種族滅絕」(genocide)兩個字組合而成,是由美國生物倫理學家高斯壯(Arthur Galston)於1970年請求美軍停止噴灑「橙劑」(Agent Orange)時所提出。

「橙劑」是美軍在越戰使用的一種落葉劑,旨在消除越南廣大叢林的覆蓋物,以便美軍作戰,但其副作用是造成廣泛的環境破壞,或所謂的「生態滅絕」。美國科學史學家齊勒(David Zierler)曾指出,「生態滅絕是蓄意破壞生態(或環境)的一種戰爭武器。」

在戰爭情境之外,「生態滅絕」也經常被拿來作為起訴漏油或其他廣泛環境破壞事件肇事者的罪狀。然而,儘管包含「生態滅絕」一詞的國際法並不多,但在某些特定的戰爭背景下,這些法規仍有機會產生約束力。哲連斯基把「戰爭罪」和「生態滅絕」兩詞並置於同一則推文中,即表明他期望後者也能成為伸張正義的法律工具。

值得注意的是,「生態滅絕」不同於「焦土政策」(scorched-earth campaigns)。後者是指蓄意毀壞地面上所有一切的軍事策略,其中包含摧毀農作物、工廠和城市,以及任何可能對敵人有用的東西。而根據現行國際法,施行此種策略的行為者都將受到懲罰,但「生態滅絕」目前在國際法上尚無相關的明確規範。

橙劑受害者包括許多美國退伍軍人與他們的下一代(截取自紀錄片《橙劑風暴》)
橙劑受害者包括許多美國退伍軍人與他們的下一代(截取自紀錄片《橙劑風暴》)

橙劑受害者包括許多美國退伍軍人與他們的下一代(截取自紀錄片《橙劑風暴》)

可援引《羅馬規約》第8條來起訴?

不過,由於「不成比例的攻擊」也是戰爭罪的一種,而破壞環境即是「不成比例的攻擊」,因此國際刑事法院(ICC)仍能起訴由武裝部隊造成的環境破壞。根據《羅馬規約》(Rome Statute)第8條戰爭罪內容指出,「故意發動攻擊,明知這種攻擊將附帶造成平民傷亡或破壞民用物體或致使自然環境遭受廣泛、長期和嚴重的破壞,其程度與預期得到的具體和直接的整體軍事利益相比顯然是過分的。」

《外交政策》引述2位戰爭罪專家說法稱,俄軍在烏克蘭進行的大部分環境破壞,包含炸毀卡科夫卡水壩,都可以援引《羅馬規約》第8條進行起訴。聯合國秘書長駐伊拉前特別代表克拉弗(Andrew Clapham)說,「指出對環境造成巨大破壞的襲擊是戰爭罪,顯然是作為檢察官需要傳遞的重要訊息。」

但前聯合國戰爭罪法官羅伯遜(Geoffrey Robertson)說,《羅馬規約》第8條要求控方提出諸多證明,使得起訴變得十分困難。2019年成立的非營利組織「停止生態滅絕基金會」(Stop Ecocide Foundation)則提議,取消該法需證明肇事者有罪的必要性,並允許將疏忽破壞環境的案件,被視作「生態滅絕」來起訴。

2023年6月7日,卡科夫卡水壩遭到炸毀後,下游的黑爾孫被洪水淹沒。(美聯社)
2023年6月7日,卡科夫卡水壩遭到炸毀後,下游的黑爾孫被洪水淹沒。(美聯社)

2023年6月7日,卡科夫卡水壩遭到炸毀後,下游的黑爾孫被洪水淹沒。(美聯社)

「生態滅絕遲早會被視為國際犯罪」

根據俄羅斯和烏克蘭目前的法律,「生態滅絕」已被列為一種犯罪行為。基輔(Kyiv)當局將「生態滅絕」定義為,「對動植物的大規模破壞、空氣或水資源中毒,以及任何其他可能導致環境災難的行為。」

「停止生態滅絕基金會」成員、法律專家麥金托什(Kate Mackintosh)表示,如果俄羅斯領導高層遭捕且被證明對烏克蘭水壩倒塌負有責任,那麼烏克蘭檢察總長就有權起訴他們。麥金托什稱,「生態滅絕」被列為國際犯罪只是時間問題,烏克蘭的情況正在全球流傳,而人們不斷談論它,這對公眾意識來說非常重要。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