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專家示警 台灣對民防抗中討論不足

俄烏戰爭超過2年,牽動印太區域局勢。我國從中吸取經驗,推動國防、民防改革,像是強化戰傷醫療,但看在烏克蘭學者眼裡並不及格,點名國軍器材、技巧過時,應參考烏克蘭經驗。

烏克蘭自由民主聯盟駐東亞代表Makarovych表示,「因為首先社會需要了解,威脅是真實存在的,這是增強民防系統的第一步。」

烏克蘭民防專家示警台灣,不會想經歷烏克蘭面臨的戰爭,因此,要讓社會了解面對哪些威脅。以烏克蘭為例,俄羅斯2014年併吞克里米亞,烏克蘭意識到要與民間合作,花了8年準備,台灣沒有那麼多時間。

政大國際事務學院博士後研究員狄馬指出,「戰爭一開始,雖然烏克蘭民間非常投入,隨著時間過去,大家感到疲憊。」

政府也展現改革決心,前陸軍副司令季連成將出任政委,過去在國防組織改造、常備戰力組建調整,後備戰力運用、全民防衛動員作戰都有實務經驗。政府將借重國防救災專業,強化國安韌性。

路透社也揭露,中共加強灰色地帶衝突,近幾個月施放超過100個空飄氣球,入侵台海上空。

美國國務院副國務卿詹金斯表示,「美中會議就潛在的可能性,進行了初步討論,聚焦管理及降低核武,和太空等方面風險的可能措施。遺憾的是中國拒絕召開後續會議,也沒有對我們提出的降低風險建議做出實質回應。」

美國國務院負責軍備控制,和國際安全事務的副國務卿詹金斯表示,將加倍支持台灣防禦,並投資韓、日、菲等盟友,維繫區域穩定。

此外,美國國防部印太事務助理部長瑞特納(Ely Ratner),與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國際軍事合作辦公室主任李斌視訊通話,美方重申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台捷再簽訂備忘錄 攜手助烏克蘭解決醫療需求
烏克蘭學者研究台海情勢 籲台借鏡俄烏戰爭經驗
俄烏戰爭 Day12/百萬難民出逃 波蘭大城日增千名需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