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戰爭至少延燒到2024?美國洩密文件預測:俄烏今年不會舉行和平談判

據《華盛頓郵報》引述美國國防情報局(DIA)外流的俄烏戰爭評估報告指出,在最有可能發生的情況中,烏克蘭和俄羅斯之間的激烈戰爭預計將持續到2024年,雙方都不是贏家,也都拒絕通過談判結束衝突。文件更警告稱,費日曠時且血腥的消耗戰,考驗著烏克蘭內部的團結與對政府的信心,很有可能導致「領導層更迭」。

《華郵》(The Washington Post)12日指出,該媒體獲取了近期DIA外流的高度敏感資料,當中DIA基於對雙方駐軍人數、武器和裝備的密切審查做出分析,得出的結論是,就算烏克蘭在戰場達成幾乎不可能的重大勝利,重新奪回「重要」領土,並對俄羅斯軍隊造成重大損失,兩國也難走入和平談判階段。「所有可能情境表明,2023年期間不太可能通過談判結束衝突,」該文件總結道。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已使數百萬人流離失所,並造成數十萬人傷亡。美國情報單位的評估結果,可能會引起反戰者的批評。一年來,他們不斷呼籲美國和中國等大國,推動俄烏達成和解,結束衝突。針對這份DIA外流文件對戰爭未來一年發展的預測,美國國家情報總監(Director of National Intelligence)辦公室拒絕《華郵》置評要求,俄羅斯和烏克蘭政府發言人則是沒有回應。

一位美國官員向《華郵》回應道,談判的時機取決於烏克蘭總統哲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和烏克蘭人民。這位官員說,自戰爭爆發以來,美國堅持不干涉衝突調解,未來也將繼續與基輔站在一起,為其提供裝備和武器,確保無論烏克蘭願意談判的那一天何時到來,烏克蘭在走向談判桌時,都能處於有利的位置。

2023年4月5日,盧甘斯克前線的俄羅斯裝甲兵。(美聯社)
2023年4月5日,盧甘斯克前線的俄羅斯裝甲兵。(美聯社)

2023年4月5日,盧甘斯克前線的俄羅斯裝甲兵。(美聯社)

最可能的情境:雙方陷入僵局

上周首次引起美國當局注意的機密文件洩露事件,讓外界了解到美國全球情報活動的活躍程度。流傳的許多文件評估可追溯到2月、3月,其中有文件透露烏克蘭在武器、防空和戰備狀態方面的主要弱點,一位與烏克蘭總統關係密切的消息人士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由於洩密事件,正籌備反攻的烏克蘭被迫改變了部分軍事計劃。

而《華郵》取得的DIA文件,除了預測烏克蘭戰爭在2023年難以終止外,還預測烏克蘭和俄羅斯軍事領導人將如何應對戰場挑戰,並預計由於部隊人力和物資不足以「有效開展行動」,雙方在今年底之前,能攻獲的領土面積恐怕「微乎其微」。

該文件指出,「最有可能發生的情況」是雙方陷於僵局,皆無法取得決定性優勢;持續消耗戰可能不利於烏克蘭內部團結,失望與不滿的情緒將導致該國內部出現針對應戰策略的批評,「更有可能導致領導層更迭」。

目前尚不清楚該文件意指的領導層變動,是在政治或軍事上。哲連斯基在烏克蘭仍廣受歡迎,但總統辦公室與武裝部隊總司令扎盧日尼(Valery Zaluzhny)關係緊張,基輔某些官員將扎盧日尼視為政治威脅。

2023年4月5日,盧甘斯克前線的烏克蘭士兵正在砲擊俄羅斯的陣地。(美聯社)
2023年4月5日,盧甘斯克前線的烏克蘭士兵正在砲擊俄羅斯的陣地。(美聯社)

2023年4月5日,盧甘斯克前線的烏克蘭士兵正在砲擊俄羅斯的陣地。(美聯社)

該文件預測稱,戰場僵局還將促使烏克蘭「全面動員」剩餘可從軍人口,將更多年輕人送到前線。與此同時,急於重創敵方的烏克蘭可能會更傾向在俄羅斯境內發動襲擊,這麼一來,俄國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恐怕升級衝突,中國也能以此當藉口,提供致命武器給俄羅斯,一些美國官員非常擔憂。

該文件並稱,戰爭僵局將促使俄羅斯致力於加速吞併進程。文件指出,基於戰力下降,莫斯科可能會被迫動用較差的裝備,並加速將佔領的烏克蘭領土併入俄羅斯。

「這一直是看誰先耗盡資源的一場比賽」,德國馬歇爾基金會主席康莉(Heather Conley)說,她認同DIA外流報告當中的論點,基於談判只有在其中一方「筋疲力盡」之後才可能開始,目前還看不到任一方走到這一步。美國國務院前發言人拉特基(Jeff Rathke)表示,這反映出美國清楚知道,交戰雙方在能取得戰略效果之處,部署或集結決定性軍事力量的可能性。

2023年3月26日,頓內次克前線城市巴赫穆特的烏克蘭士兵。(美聯社)
2023年3月26日,頓內次克前線城市巴赫穆特的烏克蘭士兵。(美聯社)

2023年3月26日,頓內次克前線城市巴赫穆特的烏克蘭士兵。(美聯社)

情境二:烏克蘭或俄羅斯取得「決定性優勢」

該文件還分析,俄羅斯或烏克蘭在戰場上取得「決定性優勢」可能帶來的後果。它說,如果俄羅斯對烏克蘭造成重大打擊並佔領更多領土,莫斯科可能會在烏克蘭部署更多軍力,「以進一步實現它的目標,例如政權更迭」。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目標似乎是顛覆哲連斯基的親歐美政權。

而在烏克蘭獲得決定性優勢的情況下,基輔可能會為了乘勝追擊,而「展開風險更高的進攻行動」。作為回應,俄羅斯或許將「增強對烏克蘭的非傳統攻勢」,但「仍然不太可能動用核武器」。美國情報官員預測,克里姆林宮不會因此撤離烏克蘭,而會選擇宣布新一波全國性動員,以維持作戰。

2023年3月27日,巴赫穆特前線戰壕外的烏克蘭士兵。(美聯社)
2023年3月27日,巴赫穆特前線戰壕外的烏克蘭士兵。(美聯社)

2023年3月27日,巴赫穆特前線戰壕外的烏克蘭士兵。(美聯社)

DIA預測失準的可能性

俄烏雙方正在準備等天氣轉暖,就加強進攻。美國官員警告說,烏克蘭戰爭相關情報分析與預測可能失準,若將來「烏克蘭或俄羅斯的軍事能力有實質改善」,那麼僵局或許不會持續到2023年末。

目前,基輔官員和戰爭前線的烏軍人員多次指出西方武器交付速度慢。美國等北約國家向烏克蘭提供戰車和裝甲車,同時啟動新的訓練渠道,盡速向數千名烏克蘭士兵傳授作戰戰術。

拜登政府對俄烏調解的一貫立場是,和平談判必須以烏克蘭的意願為準。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便曾批評敦促雙方談判的各國政府,忽略了俄羅斯是侵略者,而烏克蘭完全有權為收復領土而戰。他2月呼籲聯合國安理會成員,不應被臨時或無條件停火等說法「愚弄」。他表示,普京將藉由同意停戰,以鞏固他對烏克蘭領土的控制權。

2023年2月,一名烏克蘭女性在其丈夫的遺體旁哭泣。(美聯社)
2023年2月,一名烏克蘭女性在其丈夫的遺體旁哭泣。(美聯社)

2023年2月,一名烏克蘭女性在其丈夫的遺體旁哭泣。(美聯社)

俄羅斯和烏克蘭當局對外都表示歡迎談判與調解,但雙方的要求大相徑庭,因此幾乎不可能達成共識。哲連斯基去年提出的「10項和平計劃」,要求俄羅斯軍隊全部撤出烏克蘭國有領土,包括2014年遭併吞的克里米亞半島。而莫斯科堅持要求烏克蘭承認新的「領土現實」。

中國自2月提出俄烏「12點和平計畫」以來,幾乎沒有獲得多少關注。美國、歐盟和北約官員對中國的和平提案持質疑態度,哲連斯基本人則表態對中國主導和平對話持開放態度。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