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戰爭:俄羅斯經濟增速可觀,對它的經濟制裁已經失敗?

俄羅斯韃靼斯坦石油公司(Tatneft)油田照片。韃靼石油是俄羅斯最大的上市公司之一,2022年初市值超過 1.1萬億盧布。
俄羅斯韃靼斯坦石油公司(Tatneft)油田照片。韃靼石油是俄羅斯最大的上市公司之一,2022年初市值超過 1.1萬億盧布。 [Getty Images]

俄羅斯2022年2月發動的對烏克蘭全面入侵激怒了國際社會,引發了制裁浪潮,目的是削弱俄羅斯在鄰國的作戰能力。

俄羅斯的海外資產被凍結,與國際金融系統的聯繫被切斷,能源出口被針對。

我還記得當時西方官員和評論人士用這些詞形容制裁的效果:癱瘓、衰敗、史無前例。這些形容詞充斥四周,形勢似乎很明顯——俄羅斯經濟一定難以承受這些壓力。

面對經濟崩塌的前景,克里姆林宮會被迫後退並撤軍。事實如此嗎?

27個月過去了,戰爭的狂暴場面仍在持續。俄羅斯經濟不但沒有癱瘓,還在保持增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俄羅斯今年的經濟增長將達到3.2%。儘管遭遇種種限制,這個數字仍超過了全球所有發達經濟體。

「導致衰退」的制裁並未帶來商店裏的供應短缺。俄羅斯超市的貨架依然滿滿當當。上漲的物價確實是一個問題,過去常見的物品有的不見蹤跡,有些西方公司因為抗議對烏克蘭的入侵而退出了俄羅斯市場。

但它們旗下的產品依然通過各種渠道進入了俄羅斯。如果你仔細尋找,仍然能在商店裏發現美國的可樂。

來自歐美的首席執行官們或許不再穿梭於俄羅斯的年度經貿活動現場,但今年的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據稱吸引了來自130多個國家及地區的代表參會。

俄羅斯經濟沒有在重壓下折戟,卻在東方和全球南方兩大市場斬獲頗豐。

這些成果,讓俄羅斯官員敢於吹噓稱,已經挫敗了從政治和經濟上孤立俄羅斯的企圖。

「看起來俄羅斯經濟已經成功從不利的外部條件下調整過來,」PF資本資深經濟學家葉夫根尼·納多爾辛(Yevgeny Nadorshin)說,「毫無疑問制裁破壞了經濟內部的很多運轉機制,但很多已經恢復、適應。」

替代辦法

這是否意味著制裁舉措已經失敗?

「重要的是我們對制裁能做什麼和不能做什麼的理解。」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資深研究員埃琳娜·裏巴科娃(Elina Ribakova)說。

「這不像按一下開關,俄羅斯突然就消失了。制裁能做的是讓一個國家在找到替代辦法之前短暫地亂一陣,比如在航運和出售石油方面。俄羅斯確實找到了真正的替代辦法。」

莫斯科將石油出口的方向從歐洲轉向中國及印度。2022年12月,七國集團和歐盟領導人提出了價格上限計劃(每桶不高於60美元),以進一步限制俄羅斯石油出口獲取的利潤。但西方專家也承認,俄羅斯能輕易繞過這一措施。

價格上限一事正好能說明美國及其伙伴面臨的困境。

他們清楚知道俄羅斯是全球能源市場的主要參與者之一,他們也需要利用俄羅斯石油來規避油價高漲,結果就是莫斯科仍在賺錢。

「某種程度上,我們並未真正制裁俄羅斯石油,」裏巴科娃總結道,「設置價格上限是想魚與熊掌兼得,優先考慮的是讓俄羅斯石油繼續流通並且降低其獲利。很不幸的是,如果兩者發生衝突,前一個因素會獲勝。這就會讓俄羅斯獲取更多利潤,繼續它的戰爭。」

俄羅斯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原油供應國,北京對莫斯科的重要性還遠不止於此。中國現在堪比俄羅斯經濟的生命線,兩國貿易去年已經達到了創紀錄的2400億美元(1880億英鎊)。

中國煙台港,一艘來自馬來西亞的液化天然氣運輸船。煙台港進關的石油天然氣貨物去年出現大漲。
中國煙台港,一艘來自馬來西亞的液化天然氣運輸船。煙台港進關的石油天然氣貨物去年出現大漲。 [Getty Images]

行走在莫斯科和聖彼得堡,即使你不是一位經濟專家,也能感受到中國對於制裁纏身的俄羅斯的重要性。電子產品商店裏滿是中國製造的平板、配件和手機。中國汽車零售商現在已經掌控了當地市場。

俄羅斯汽車工業並沒有坐等其變。在下諾夫哥羅德(Nizhni Novgorod)最近的一次展會上,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Mikhail Mishustin)看到了經典汽車伏爾加(Volga)的全新款式,但這款新車的模板是中國長安汽車。

「方向盤是誰製造的?中國嗎?」總理問道,明顯對缺乏本國零部件感到不滿。

「希望輪子是俄羅斯造的。」他說。

但最終並非汽車工業撐起了俄羅斯當前的經濟增長。

是軍費開支。

俄羅斯總統普京視察一家烏拉爾地區的坦克工廠。
俄羅斯總統普京視察一家烏拉爾地區的坦克工廠。 [Getty Images]

在俄羅斯至今仍堅稱的對烏「特別軍事行動」中,軍工廠一直日以繼夜生產,越來越多的俄羅斯人受僱於國防工業。

軍工廠因此收入節節上漲。

花費巨資在軍事上,意味著其它地方的開銷變少。

「長期來看這是在摧毀經濟,」宏觀諮詢(Macro Advisory)首席執行官克里斯·維夫爾(Chris Weafer)認為,「沒有錢用於未來發展了。」

他說,2020年的時候,還有很多關於國家項目計劃的討論,包括為改善俄羅斯基礎設施、交通運輸和通訊投入4000億美元的計劃。然而,「幾乎所有資金都被轉去支持軍工和穩定經濟了。」

兩年過後,俄羅斯經濟已經適應了戰爭和制裁帶來的壓力。美國正在威脅對幫助俄羅斯轉賬的銀行進行第二輪制裁,這將給俄羅斯帶來全新的難題。

「物資進入俄羅斯的速度已經放緩了,」克里斯·維夫爾說,「越來越難獲取到備用件。每天都能聽到中國、土耳其以及阿聯酋的銀行拒絕和俄羅斯交易的消息,不管這些錢是俄羅斯用於採購物資,還是別國用於購買石油及其它俄羅斯產品。如果不能解決,俄羅斯將在秋天前陷入金融危機。」

這就是為什麼現在說俄羅斯已經打敗了制裁還為時尚早的原因。到目前為止,俄羅斯確實找到了對付方法,繞過制裁或者降低其威脅。

但制裁給俄羅斯經濟帶來的壓力並未遠去。

看更多相關新聞
增援烏克蘭!馬克宏見澤倫斯基前 宣布將提供幻象2000戰鬥機
美國鼓勵中國 參加烏克蘭和平峰會
諾曼第登陸80週年 拜登表明「美國不會背棄烏克蘭」再罵普丁是暴君
不滿烏用「海馬斯」攻俄本土 俄拿「山毛櫸」打烏東
英陸軍參謀長:世界大戰恐再現 應做好全民防衛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