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前線兵力不足加強徵兵 18至60歲男禁出國、招募受刑人

因為竊盜等罪嫌而被判6年有期徒刑的里巴爾卡,現在有機會提早出獄,但並不是通過假釋的門檻,而是申請入伍服役獲准。

烏克蘭受刑人里巴爾卡說:「反正出獄以後也是要當兵,與其在牢裡多關1年無所事事,還不如出去接受矯正。」

位在烏克蘭首都基輔的這座監獄,目前關押了大約700名受刑人,在政府招募兵源的手伸進監獄後,連同里巴爾卡在內,共有129名受刑人申請入伍當兵來換取提前出獄。

烏克蘭受刑人雅琛科說:「這對有動機的受刑人更有意義,提前出獄上前線而非留下來蹲苦牢。」

烏克蘭政府對監獄招募新兵的目標定在2萬人,不過對於前線吃緊的兵力缺口,2萬人只是杯水車薪。2022年2月開戰至今,烏克蘭對於自身的傷亡數字三緘其口,不過從一些政策作為還是可以看出端倪。

首先是2023年軍方高層所提出,必須緊急徵兵50萬人,否則無法抵擋俄軍節節進逼的攻勢。然而烏克蘭各地的徵兵辦公室外,從開戰初期大排長龍,到現在門可羅雀,負責的官員幹部點滴在心頭。

進入2024年,烏克蘭開始推出一連串措施。除了持續禁止18歲到60歲男性公民出境,外交部也下令駐外館處,對於旅居歐洲各國,符合徵兵條件的男性,停止換發護照或延長加簽等服務,希望迫使這些人回國,方便軍方徵兵。

但隨著前線戰局不利的消息,和徵兵幹部在公共場合強行拉人的舉止頻頻傳來,有的旅外烏克蘭人就寧願放棄原有國籍也要留在僑居地。

旅居波蘭的烏克蘭商人里亞申科說:「拿不拿烏克蘭護照已經不重要了,我之所以離開烏克蘭,就是因為那些法律都是政客為自己量身訂做的。」

部分已經出國的不想回國,還留在烏克蘭又不想被送上前線的,不少人選擇鋌而走險,偷渡出境。除了北邊的波蘭,西南方的林國羅馬尼亞是許多偷渡者的首選。他們有的翻山越嶺,有的冒險游泳渡河,羅馬尼亞的邊境警察,就親眼目睹許多偷渡者送命的悲劇。

羅馬尼亞邊境守備人員班加說:「客死異鄉對他們來說真的是場悲劇,他們還有親人在等著他們呢。」

烏克蘭政府多次強調,補充前線人力攸關國家的生死存亡,這一點一些歐美國家也表示支持。但也有烏克蘭的公共服務與中小企業主認為,即使在戰時,日子還是要過;軍方把人都送上戰場,勢必重創經濟。面對吃緊的戰況,烏克蘭正面對著兩難的十字路口。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烏前線兵力不足加強徵兵 18至60歲男禁出國、招募受刑人
睽違近4個月 俄烏首度交換計150名戰俘
烏克蘭闢地下學校避戰火 學童棲身6公尺深地底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