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事不談)淺觀防中不等於脫鉤…

德國總理蕭茲率企業家十四日訪中三天,出發前夕,蕭茲曾與法國總統馬克宏共同呼籲重新平衡歐盟和中國的貿易關係;有學者分析,德國汽車產業連結中國很深,難以做到脫鉤,只能朝「去風險化」前進。中國長期世界工廠,但低價、多產、政府補貼等手法造成生產過剩,市場破壞,從鋼鐵、太陽能到現在的電動車、電池等,明知要防中,但經貿工商多處遭中牽制…

中國霸權崛起嚇到民主國家,但商人無祖國,歐美亞到中東仍持續有財團對中國市場投注心力,但中國領導階層對經濟產業發展的集權思考,讓從利益出發的各國商務在防範中調整,出現不少矛盾表現,不過也正形生軍事、國安防範中,經貿產業調整中的雙路策略同步作為。

但防範與整調的雙路作為,卻讓一些國家也在民主威權間游移,美「外交事務」雜誌三月中刊登兩名學者見解指愈來愈多國家在對外安全上享有美國保護,但由中國提供國內安全的保障。其中提及中國提供執法和公共安全措施方面的合作,如數位監控、警察培訓和防暴管理,幫助他國控制國內安全。

中國以經貿進行有如是「專制輸出」的行為,然歐盟多國對中國立場不一,主要國家防中不脫鉤的調整,總讓以美國為主想建立的防中架構似有漏洞,但在利益磨擦下,歐中是有可能演變成全面貿易戰。而二十三日德、英兩國皆對涉嫌向中國傳送秘密情資的可疑間諜展開行動。

防中不脫鉤還有個重點,就是不讓中國真翻臉,仍要讓其在國際秩序中尋求與各國互利,若真讓中國走到山窮水盡,難保他不會瘋到搞出同歸於盡的事,但利益當道的世風,多少令人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