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事不論)贏表決 贏民意否?

被藍白拱為「國會改革」、被民進黨批為「國會擴權」的國會職權修法,幾經國會殿堂上演朝野立委諸公全武行和場外公民集結上街陳抗聲中,昨天終於完成三讀立法程序。藍白聯手全數通過「在野版」,靠立委席次贏得所有表決,能否贏得民意?一時的朝野民氣消長並不重要;重要地是,對台灣民主長遠發展是利或弊。

「國會五法」通過後,藍白齊呼這是「台灣民主的里程碑」,並認為可對民進黨執政八年展開實質查弊;民進黨則痛斥民主已死、國會已死、假改革、真擴權等等,雙方看待簡直就是天堂與地獄。

其實國會改革原本就是朝野無論誰執政都在力拼的方向,憲政體制下的行政和立法兩院,各自職司施政與監督,只因「朝小野大」局勢,國內只有朝野對立、沒有行政立法良性互動,這是國內政壇民主素養不足,在大選中輸者「輸不起」、贏者「跩過頭」,長期惡性循環所造成的後果。

畢竟立法院審查預算和法案,若有爭議就是靠數人頭。民進黨縱使街頭有人潮湧現的「青鳥行動」和民團、公民聲援,但立法院藍白立委結盟就是代表過半數的六成民意,沒上街的、挺藍白的,也是國家的一部分民意。

藍白為他們眼中的國會「改革」通過而振奮,但根據近日多項政黨喜好度等民意調查顯示,在這波國會職權修法中,國民黨優勢的長輩群、民眾黨掌握的小草世代,在政黨支持度當中全數下降,民進黨在藍白原來優勢的長輩和青年反而逆勢成長,這或許可當作社會對於國會五法修法過程紛擾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