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傷口切除肌瘤、肌腺瘤 花慈引進標靶音波刀

花蓮慈院婦產部主任丁大清醫師術前的安撫,讓病人可以更安心的配合治療。
花蓮慈院婦產部主任丁大清醫師術前的安撫,讓病人可以更安心的配合治療。

子宮肌瘤與肌腺瘤(肌腺症)是在婦女身上最常見的良性腫瘤之二,為了在治療後保留子宮與生育能力,花蓮慈濟醫院在2023年五月,為東台灣引進首座無傷口治療的「標靶音波刀」(MRI-guided 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MRgHIFU),用「無創治療」的方式,守護女性民眾健康,目前已經完成8例標靶音波刀治療手術。

花蓮慈濟醫院婦產部主任丁大清表示,子宮肌瘤與肌腺瘤的組織型態不同,肌瘤是由肌肉層的細胞長出來的,肌腺瘤是子宮內膜的腺體跑到肌肉裡面去。不論是子宮肌瘤還是肌腺瘤,都有可能影響受孕,就算順利懷孕,也有可能影響胚胎發育的狀況。治療上,子宮肌瘤可以透過傳統開腹手術或微創腹腔鏡手術進行切除,但是肌腺瘤因為型態是散佈型,無法完全切除,嚴重時要清除乾淨,就需要考慮進行子宮切除手術,這對病人與醫療團隊來說,都是一個艱難的決定。

為了守護女性健康,花蓮慈濟醫院引進無創治療的標靶音波刀(床台上的半圓形罩子),配合MRI核磁共振造影(床台及右邊大型圓圈機器)作引導跟定位,可以把高頻率的超音波聚焦在—個點、產生熱點,然後一點一點地把病灶熱消融掉。
為了守護女性健康,花蓮慈濟醫院引進無創治療的標靶音波刀(床台上的半圓形罩子),配合MRI核磁共振造影(床台及右邊大型圓圈機器)作引導跟定位,可以把高頻率的超音波聚焦在—個點、產生熱點,然後一點一點地把病灶熱消融掉。

子宮是象徵女性的器官,許多女性即使沒有生育需求,還是會希望把子宮保留下來。花蓮慈院第一例接受標靶音波刀的35歲黃小姐(化名),因為罹患子宮肌瘤來到花蓮慈院看診,已經有自己孩子的黃小姐表示,雖然沒有再生育的規劃,但是還是希望能保留自己的子宮,所以,在與醫療團隊溝通之後,黃小姐選擇接受標靶音波刀的治療。另外一位同樣罹患子宮肌瘤,未婚的鄧小姐(化名),也在了解治療計畫後,決定選擇標靶音波刀,保留子宮也保留自己未來生孩子的可能性。

除了傳統治療方式的藥物治療或手術切除,「標靶音波刀」利用 MRI(核磁共振造影)作引導跟定位,可以把高頻率的超音波聚焦在—個點、產生熱點,然後一點一點地把病灶熱消融掉。花蓮慈院婦產部婦科兼婦科微創手術中心主任龐渂醛表示,相較於傳統開腹與微創腹腔鏡手術,標靶音波刀是一種無創治療,病人的皮膚是沒有傷口的,術後的恢復期與手術相關併發症風險也會大幅下降;而且根據流行病學研究發現,全子宮切除手術後會增加膀胱、直腸,甚至陰道脫垂和提早停經的風險,所以,像這樣非侵入性、無創的治療方式,就成為治療子宮肌瘤、肌腺瘤的新選擇。

花蓮慈院婦產部婦科兼婦科微創手術中心主任龐渂醛(坐著白色短袖襯衫,深色口罩者)為病人進行標靶音波刀手術,解決病人罹患子宮肌瘤的困擾。
花蓮慈院婦產部婦科兼婦科微創手術中心主任龐渂醛(坐著白色短袖襯衫,深色口罩者)為病人進行標靶音波刀手術,解決病人罹患子宮肌瘤的困擾。

MRI在治療過程中的溫度監控優勢,能安全、精準地針對病灶處理,減少對正常組織的傷害。花蓮慈院婦產部病房主任李佩蓁表示,目前看來使用標靶音波刀治療有四項優勢,第一,不需要實際劃刀,沒有傷口,病人不用接受麻醉;第二,可以大幅改善肌瘤、肌腺瘤的不良症狀,同時縮小子宮病灶體積,改善腹腔內受到壓迫的症狀;第三,保留子宮與懷孕功能,最大程度保護子宮內膜;第四,恢復快,術後1天就可以出院,恢復正常生活。

安全、精準、舒適。是花蓮慈濟醫院婦產部團隊的目標,為了更好的守護女性民眾健康,花蓮慈院引進包含標靶音波刀在內等,各項先進醫療設備與技術。以往許多病人因為害怕開刀,或者有慢性病考量,或者對麻醉藥物過敏而無法用藥等,不適合接受傳統手術的病人,現在都有機會透過接受無創的治療方式,解決包含肌瘤、肌腺瘤在內的困擾,而且能夠保留子宮及懷孕功能。

花蓮慈院婦產部團隊,目前有丁大清主任(中)、魏佑吉(右二)、龐渂醛(左二)、李佩蓁(右一)、陳盈希(左一)等五位醫師,可以為女性民眾提供標靶音波刀的治療。
花蓮慈院婦產部團隊,目前有丁大清主任(中)、魏佑吉(右二)、龐渂醛(左二)、李佩蓁(右一)、陳盈希(左一)等五位醫師,可以為女性民眾提供標靶音波刀的治療。

撰文/黃思齊;攝影/花蓮慈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