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痕山林七大原則是什麼?為何網紅開團淨山被罵爆?

YouTuber「Celine & Cynthia 不只是旅行」收費開團淨山,卻把霞喀羅國家步道「馬鞍駐在所」遺址的酒瓶當垃圾撿走,更在山上業配號稱純天然洗髮精,引發網友批評他們不懂「無痕山林」。無痕山林是什麼?登山時又該注意哪些原則?

「無痕山林運動」源自於美國無痕旅行的概念(Leave No Trance,LNT),主要教導民眾對待荒野的應有態度,希望能減少大量民眾出遊對山林、動物生態、深具歷史價值人文資源的衝擊。(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無痕山林運動」源自於美國無痕旅行的概念(Leave No Trance,LNT),主要教導民眾對待荒野的應有態度,希望能減少大量民眾出遊對山林、動物生態、深具歷史價值人文資源的衝擊。(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無痕山林運動是什麼?

根據台灣山林優游網簡介,「無痕山林運動」源自於美國無痕旅行的概念(Leave No Trance,LNT),主要教導民眾對待荒野的應有態度,希望能減少大量民眾出遊對山林、動物生態、深具歷史價值人文資源的衝擊。

無痕山林七大原則是什麼?

台灣林務局在民國95年發表「無痕山林宣言」,其中包含七大準則:

  • 事前充分的規畫與準備:事先蒐集當地相關資訊,充實戶外知識與技能,可將因不了解或準備不足造成的危險及傷害降到最低,還可增進戶外遊憩體驗的豐富性。也須預先想好處理廚餘、果皮和垃圾的方式,避免引起野生動物興趣。

  • 在可承受地點行走宿營:避免踐踏破壞植被的生長,造成土壤與地表流失,建議登山客不走捷徑,在已規畫好的步道和宿營範圍內活動。若沒有步道,應選擇岩石地、沙地、碎石地等較堅硬的地表行走,減低對植被和地表的傷害。

  • 適當處理垃圾維護環境:攜帶適量的裝備與食物,帶走所有攜入的垃圾,並妥切處理無法攜出的物品。若是廚餘、菸蒂或塑膠袋應直接帶走、不可掩埋,否則野生動物可能會好奇翻找、誤食,因而生病或致命。上廁所則應遠離水源、營地、步道和排水系統的地方,用小手鏟挖出15到20公分的洞,再依土壤層上下層依序回填,並使用草、樹葉、樹枝代替衛生紙;冬季結冰時,建議將排遺全部帶出。

  • 保持環境原有風貌:沿途發現的樹木化石、石頭、羽毛、貝殼、甚至是動物排遺,都不應該任意破壞或改變位置,也不要擾亂現有景物,更不可將外來植物如花草、水生植物帶入自然環境內。

  • 減低用火對環境衝擊:除非必要,盡可能減少使用火、效能高的器具照明,降低對環境衝擊。需要時可以用質輕且效能高的爐具火,不僅不易留下炭火,也能在任何天氣下使用。並用煤油燈、蠟燭燈籠代替營火,但用蠟燭時要留意不讓蠟油滴到自然環境。

  • 尊重野生動植物:與野生動物保持一定距離,留在步道或平台以望遠鏡或長鏡頭觀察,如果動物出現抗拒或驚嚇的表現,應該再將距離拉開,並且不要追趕、捕抓野生對物。而夜間觀賞或攝影的光害,可能驚嚇到野生動物,也要留意。

  • 考量其他使用者:尊重他人獨處的寧靜,盡量在遠離步道和遊客的地方紮營,降低對他人影響;避免使用太亮的燈或收音機、電子遊戲機等裝備,或使用耳機,顧及其他使用者的感受。

「不只是旅行」淨山炎上 臉書只剩1.1顆星

在誤清歷史文物之後,YouTuber「Celine & Cynthia 不只是旅行」趕緊在臉書道歉,並說幸虧當天協助清運垃圾的「養老文化生態發展協會」有幫他們檢查所有垃圾,那些日治時期留下的酒瓶才得以留存,放回馬鞍駐在所原本的地方。同時表示,會記取這次教訓,已經聯繫林管處親自致歉,呼籲有興趣的人可以關注林管處後續宣導內容。

延伸閱讀》網紅淨山「誤丟歷史遺跡」急道歉 策劃人聲明開嘲諷再度炎上

實習記者:林建勳

核稿編輯:沈孟燕